小胃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一册》第1116页(1217字)

【方源】:

《医统》卷四十三引《三因》。

【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戟各一两 大黄(酒拌蒸)一两半 黄柏(炒褐色)二两

【用法】:

上为细末,粥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温汤送下。

【功用】:

①《医统》引《三因》:上可去胸膈之痰,下可利肠胃之痰。②《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方剂学》:泻积利水通便。

【主治】:

水饮痰热互结之肩膊、胸腹疼痛,食积,哮喘,咳嗽,心悸头眩,带下。

①《丹溪心法》:膈上痰热,风痰,湿痰,肩膊诸痛,食积痰实者;哮喘。②《医方考》:痰涎蓄积胃脘,胸腹作痛者。③《准绳·女科》:结痰白带。④《证治宝鉴》:水饮停膈而悸者,其人必觉头眩,身不热,而脉弦,属实者。⑤《饲鹤亭集方》:痰饮咳嗽,胸膈肠胃之间湿热痰郁,痞痹肿满,气血壅滞。

【宜忌】:

①《丹溪心法》:能损胃气,不宜多。②《济阴纲目》:唯胃虚少食者忌用。

【方论选录】:

《医方考》:小,消也;小胃者,消去胃中之痰物也。甘遂、芫花、大戟,能下十二经之湿痰,大黄佐之下行,黄柏制其辛烈。是方也,大毒之剂,攻杀击刺之兵也,善用则治,弗善用之则乱。

【临证举例】:

①哮《续名医类案》:丹溪治一人哮,一日一发,此病在上焦,不得汗泄,正当十月,遂以麻黄、黄芩各二钱,入姜汁煎服,临卧进小胃丹三十粒而安。②痰饮《医宗必读》:朱文学遍体如虫螫,口舌糜烂,余诊之,寸脉乍大乍小,意其为鬼祟,细察两关弦滑且大,遂断定为痰饮之疴。投滚痰丸三钱,虽微有所下,而病患如旧,更以小胃丹二钱与之服,复下痰积及水十余碗,遍体之痛减半,更以人参三钱,白术二钱,煎汤服小胃丹三钱,大泻十余行,约有二十碗许,病若失矣。乃以六君子为丸,服四斤而愈。③白带 《准绳·女科》:陶遵道外姑,年七十,形瘦,善啖,白带,食前姜汤吞大补丸五十丸一二次,午膳后及临卧时各与小胃丹十五丸愈。

【备考】:

《丹溪心法》本方用法:芫花(好醋拌匀,过一宿,瓦器不住手搅,炒令黑,不要焦)、甘遂(湿面裹,长流水浸半月,再水洗晒干。又云,水浸冬七,春、秋五日,或水煮亦可)、大戟(长流水煮一时,再水洗晒干)各半两,大黄(湿纸裹煨,勿焦,切,焙干,再酒润,炒熟焙干)一两半,黄柏三两(焙炒),每服二三十丸,临卧津液吞下,或白汤一口送下,取其膈上之湿痰热积,以意消息之,欲利则空心服。按:《医学纲目》本方用法:上为末,以白术膏为丸,如萝卜子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