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258页(823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战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召开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国共合作,并组织了革命军队。1926年初决定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其时,军阀吴佩孚的军队约十余万人集中在湖南、湖北一带;军阀孙传芳的军队约二十万盘踞于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五省;军阀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津浦路北段以及北京、天津地区。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发出北伐宣言。9日国民革命军正式从广东出师北伐。兵力约十万人(八个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李济深为总参谋长、邓演达为总政治部主任,分三路进军。主要一路由第四、七、八军约五万人进攻两湖。7月12日占领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斗中击溃吴佩孚的主力。10月10日攻克武昌。第二路由第二军、第三军、第六军从广东、湖南进攻江西,激战两月,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了军阀孙传芳集中在江西的十余万主力部队。第三路由第一军从广东向福建、浙江进军,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占领闽、浙两省。其后,北伐军继续进军,于1927年3月先后攻占安徽、上海、南京。北伐前盘踞中国大部分土地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军阀势力,至此有两个(吴佩孚、孙传芳)基本上被消灭。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流域。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中发挥了骨干作用,并最广泛地发动组织了各地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配合了北伐。其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大资产阶级勾结,积极准备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者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被篡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