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331页(1526字)

【生卒】:1886—1976

【介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活动。1915年在云南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起义。1917年在四川参加反对段祺瑞的护法战争,任靖国军第十二军第十三旅旅长。次年任四川下南道(今泸县一带)清乡剿匪司令。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逐渐接受克思列宁主义,遂赴德国留学。1922年在柏林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被德国政府逮捕并驱逐出境。1925年到苏联学习,1926年夏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任团长兼南昌市公安局长,培养了一批革命军事骨干。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初率南昌起义余部举行湘南暴动(亦称“年关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扩大了革命武装力量。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为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为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扩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29年1月与毛泽东率部队进军赣南、闽西,开辟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1930年底至1931年秋,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2年秋开始,和周恩来一起领导和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参加领导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和拥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反党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八路军(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指挥八路军对日军作战,转战于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在八年抗战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各个解放区战场,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了不朽功绩。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亲临华北前线指挥作战,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了战略决战阶段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和毛泽东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后历任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30年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从1934年中共六届五中全会起,当选为历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1945年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49年11月到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副主席。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新中国成立后,参与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进行了不懈努力。还进行出国访问、接见外国领导人等国事活动,增进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侮辱,但受到毛泽东的保护。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主要着作收入《朱德选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