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361页(1950字)

【生卒】:1898—1969

【介绍】:

伟大的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曾用名胡服、刘仁,笔名陶尚行。湖南宁乡人。青年时代在长沙高等中学读书。1919年在北京、保定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在长沙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1921年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转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夏回国,在上海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同年秋任中共湘区区委委员。次年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参加领导了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5年5月参加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先后在上海、广州等地工作,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926年任湖北总工会组织部部长、秘书长。1927年1月与李立三等领导了武汉人民收回汉口英租界的斗争。同年5月当选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到上海、天津、东北、华北等地从事党的白区工作,参加了中共顺直(即河北)省委的领导。1928年当选为中共六届中央审查委员会书记。1929年夏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1930年夏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并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1931年1月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任党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长期以来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在白区工作中主张尽可能地利用公开合法手段,利用敌人内部矛盾,争取同盟者,并且注意根据群众的觉悟程度采取适当的斗争方式,以保存和发展党在白区的革命力量。1932年冬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及主席团委员。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任红八军团党中央代表、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在遵义会议上坚定地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1936年春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在华北地区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巩固和发展了党所领导的“一二九”运动的胜利成果。1937年3月写了《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全面探讨了党的白区工作的路线和策略。同年5月返延安主持党的白区工作会议,作了《关于白区党和群众运动》的报告,总结了白区工作的经验。这些关于白区工作的正确主张,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白区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抗日战争初期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山西抗日新军和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1938年冬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领导建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1939年4月任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同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演,对广大党员提出了党性锻炼的要求。1941年7月在华中局党校作了《论党内斗争》的讲演,批评了“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左”的做法,提出了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和方法。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委、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和陈毅等迅速改变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和壮大了华中地区的革命力量。1943年返延安,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代表党中央肯定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1947年初受党中央和毛泽东委托,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赴华北与朱德一起负责党中央的日常工作。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并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常委、副主席。在第二届(1959年4月)和第三届(1965年1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一贯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勤于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并善于把实践经验提到理论高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对中国工人运动和党的白区工作提出的理论观念和思想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党的巩固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为反帝反殖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病逝。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恢复他的名誉作了专门决议。主要着作收入《刘少奇选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