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江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历史辞典1840-1949》第711页(767字)

旧称“同光新政”。十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中一部分带有买办性的当权派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稳定其摇摇欲坠反动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为建立新式的陆、海军,创办新式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自1862年起清政府为了镇压各地人民的起义和反抗斗争,先后在天津、上海、广州、武昌等地聘请外国军官,购买枪炮,训练洋枪队。上海、广州等地还先后购买了一些舰船。洋务派在购买外国武器的同时,也积极地经营近代军事工业,制造一部分枪炮和舰船。有许多省如江苏、福建、直隶、湖北、甘肃、四川等都相继建立了军事工业。其中最重要的有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都是封建的官办工业。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设立了同文馆和西学馆,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随着军事工业的建立,资金、原料的需要也日益增多,旧式的运输工具无法适应,于是从七十年代起建立了一些民用工业、矿业和轮船、铁路运输业。其中主要的有上海轮船招商局、基隆煤矿、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兰州织呢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铁政局、湖北织布局、天津至山海关的铁路等。这些企业分别采用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形式,属于早期官僚资本主义性质。洋务派还购买和制造舰船,创办新式海军。中法战争前的海军由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福建水师三部分组成。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管理一切与海防有关事宜。1888年李鸿章把所掌握的北洋水师扩建成北洋舰队,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一支海军。洋务运动标榜“求强”、“求富”,但由于洋务派坚持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对外妥协投降政策,因而对中国的近代化和资本主义化具有反动和消极的作用。中法、中日战争失败后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上一篇:洋枪队 下一篇:浒湾战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