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27页(1078字)

“五四”文学革命提倡自由诗,但在创作上和理论上仍有许多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二十年代后期,闻一多、徐志摩等人提出建立新诗格律的问题,主张“诗要有音乐美”,即诗要有音韵,易于朗诵。不久,北方出现读诗会,诗人们聚会一起,作诗的朗读实验,强调音节对诗的重要性。但诗坛上的意见并不一致。三十年代初,“左联”提倡大众文艺,中国诗歌会提倡诗要有朗诵性,“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抗战爆发后,为担负起动员民众、鼓舞民众奋起抗敌的历史使命,革命诗人积极探索与大众接近、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于是朗诵诗首先得到重视和运用。1938年10月,在武汉举行的鲁迅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会上,朗诵了柯仲平和高兰的诗歌,随后朗诵诗运动在武汉等地蓬勃地开展起来。冯乃超在《时调》创刊号发表可视为朗诵诗宣言的《宣言》,文中写道:“让诗歌的触手伸到街头,伸到穷乡,让它吸收埋葬土里未经发掘的营养,让它哑了的嗓音润泽,断了的声音重张,让我们用活的语言作民族解放的歌唱!”该文对推动朗诵诗运动的开展作了有力的号召。两年后,在大后方重庆,光未然(张光年)等人组织了诗歌朗诵会,举行过诗歌朗诵晚会。但由于国统区的种种限制,朗诵诗活动只局限于文艺界及文艺爱好者的圈子里,并未普及到群众中去。1938年后,朗诵诗活动在延安兴起,才真正使诗歌“触手伸到街头,仲到穷乡”。在延安致力朗诵诗运动较早的文学团体是柯仲平领导的战歌社和“西战团”的战地社。他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朗诵诗的创作、朗诵和研究。其后,又有以萧三、柯仲平为负责人的新诗歌会。他们在抗战建国的旗帜下,团结了当时延安的许多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积极开展朗诵诗运动,先后举行过多次诗歌朗诵会、讨论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朗诵诗运动由延安又传到了各抗日根据地,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深入,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1946年下半年,臧克家、安娥、任钧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了中华全国诗歌朗诵协会。很快得到各地诗歌工作者的响应,沈阳、西安等地也纷纷成立了分会,积极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关于朗诵诗的理论探讨,常任侠的《论诗的朗诵和朗诵的诗》和洪深的《戏的念词和诗的朗诵》,都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对解决朗诵诗如何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问题起了促进作用。诗人柯仲平、艾青、田间、光未然、臧云远、高兰等都写出了一些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优秀篇章。作为具有群众性的朗诵诗运动,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盛行于广大城市与乡村。它不仅有力地配合了当时的革命战争和政治斗争,也对中国新诗的建设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