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与李香香》发表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3页(678字)

1946年9月,李季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近千行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诗作全部采用陕北民间流传的“信天游”的形式,叙写了王贵与李香香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贫苦农民的苦难、斗争、胜利和欢乐,讴歌了他们忠于革命的精神以及真诚纯朴的爱情。长诗发表后,立即受到解放区以及国统区革命文艺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热烈称赞。郭沫若认为,这首诗是“人民翻身”到“文艺翻身”的一个“响亮信号”(《序〈王贵与李香香〉》)。陆定一说:“这首诗是用丰富的民间语汇作诗,内容形式都好”,它的问世,标志着“文艺运动突破重重关,猛晋不已,出现了新的一套”(《读了一首诗》)。静闻(钟敬文)在《从民谣角度看〈王贵与李香香〉》一文中指出:“在内容上要完全民众化固然不很容易,在语词上,腔调上,要做到完全和人民自己的作品一样,自然更困难,就是大诗人,在这方面也没有多大把握。……这一点,《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差不多成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并认为《王贵与李香香》“在诗的进程中竖起了一块纪念碑”。1946年11月,长诗由太岳新华书店和东北书店同时出版单行本。翌年4月,又列入周而复主编的“北方文丛”,由香港海洋书屋出版,郭沫若和周而复分别写了序言和后记,书中还收入陆定一的评论《读了一首诗》。1950年7月,上海杂志公司出版了周韦编的《论〈王责与李香香〉》一书,书中收入郭沫若、周而复、陆定一、静闻、解清(黎辛)、芝青、葆瓛、林平等人的评论文章。《王贵与李香香》的问世,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现代新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