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87页(811字)

【生卒】:1916.5.14—1985.8.30

【介绍】:

原名意天鉴。笔名有天涧、中国人等。安徽无为人。1933年到上海大学读书,次年参加“左联”,曾任《新诗歌》等刊物编辑。抗战爆发后,在上海、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延安,与柯仲平等人发起街头诗运动。不久,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晋察冀边区,在敌后坚持文艺宣传活动。建国后,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河北省文联主席和《诗刊》编委等职。他17岁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未明集》(每月文库社版),后又出版了《中国牧歌》(1936年)和《中国·农村底故事》(诗人社1936年版),揭露农村的黑暗,表现了民族的愤怒和阶级的仇恨,受到茅盾的好评。抗战初期,写了抒情长诗《给战斗者》(桂林南天出版社1943年版),以催人上阵的号角震动诗坛。在延安和晋察冀写了大量街头诗、传单诗,如《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义勇军》、《坚壁》等,传遍了前线和后方,为动员群众、鼓舞抗战情绪发挥了积极作用。闻一多曾称赞他是“时代的鼓手”。其作品还有《呈在大风沙里奔走的冈卫们》(汉口生活书店1938年版)、《给战斗者》(桂林希望社出版,1943年)、《戎冠秀》(长诗,东北画报社1946年版)、《她也要杀人》(长诗,海燕书店1947年版)、《赶车传》(长诗,作家出版社。上卷,1959年版,下卷1961年版)等诗集。其中叙事长诗《赶车传》是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收获之一。1949年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明确提出诗歌创作要民族化、大众化、战斗化的主张。五十年代深入生活后,写出《头琴歌集》、《太阳与花》等十多本诗集,赞美新中国,歌唱新生活。他的诗歌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艺术上,早期曾受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用鼓点式诗行表现战斗的激情。以后努力吸取民歌的营养,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