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101页(934字)

【生卒】:1898.11.22—1948.8.12

【介绍】:

原名朱自华,号秋实。1917年改名朱自清,字佩弦。笔名有余捷、柏香、白水、白晖等。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东海。(生平经历、散文创作及其它文学活动参见散文卷)“五四”时期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1月,与叶圣陶、俞平伯、刘延陵等人创办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歌杂志《诗》月刊。同年6月在《文学旬刊》发表《读〈湖畔〉诗集》,不久又为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作序,对湖畔诗人的爱情诗给予充分肯定,誉之为“美与爱”的文学,“赞颂与咏叹”的文学。同时,与郑振铎、俞平伯等8人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新诗合集《雪朝》,其中收入他作的《煤》、《不足之感》、《黑暗》等新诗17首。1924年12月,由亚东图书馆出版诗歌散文集《踪迹》,收入《光明》、《群》、《北河沿的路灯》、《送韩伯画往俄国》、《小舱中的现代》、《赠AS》和长诗《毁灭》等许多新诗。他的早期诗作,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暴露和鞭笞黑暗的社会现实,呼唤和歌颂光明,同时也抒写了徘徊悲哀的情绪,表现了挣扎向前的精神;艺术上凭借丰富的想象,巧妙地采取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诗味浓郁的意境,并且注重提炼现代口语,形成自己清新朴实、自然形象的语言风格,诗体格式也自由灵活,对小诗、长诗、散文诗等诸形式,都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郑振铎在《五四以来文学上的论争》一文中,对他的诗作颇为推崇,认为“远远超过《尝试集》里的任何最好的一首”,显示出他“功力的深厚,已决不是‘尝试’之作”。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作了《血歌》一诗,愤怒斥责帝国主义的残酷屠杀。又与俞平伯、叶圣陶等人合编诗歌散文集《我们的七月》和《我们的六月》。1933年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时,曾讲授“诗”、“歌谣”、“中国新文学研究”等课程。1935年编选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版),并作《导言》,对新文学运动第一个10年的新诗创作作了全面而剀切的评述。这篇《导言》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在新诗坛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抗战胜利后,在投身民主斗争的同时,致力于文学研究,先后出版了《诗言志辨》(开明书店1947年版)、《新诗杂话》(作家书屋1947年版)等着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