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120页(1090字)

【生卒】:1900.1.19—1957.1.15

【介绍】:

原名杨古锡,字维铨。曾用名杨笃清。笔名有浮石、一骚、丰山、北溪等。福建溪人,生于漳州。1918年由福州省立第八中学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高等师范。1921年2月在李初梨的影响下开始诗歌创作,曾在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发表短诗。1924年10月写出以他初恋为题材的诗剧《心曲》(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版)。1925年2月回国,不久赴南洋从事小学教育,写下许多反映自己苦闷、忧伤的诗作,以后大部分收入诗集《受难者的短曲》(上海开明书店1928年版)中。1927年10月返回上海,与白薇同居。这时期得到鲁迅的帮助与指导,开始在《奔流》、《语丝》、《北新》等刊物发表诗与剧本。其中诗歌多数收入诗集《春的感伤》(上海开明书店1933年版)。他的早期诗歌主要抒写个人哀伤忧郁的感情,艺术上受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明显影响,工于雕琢。1930年加入“左联”。1932年与穆木天、卢森堡(任钧)、蒲风等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致力于大众化诗歌运动。这时期,他的诗风转向现实主义,先写下《黎明之前》、《把梦拂开》等反映思想和创作显着进步的诗作,不久又创作了着名的民歌体诗《小歌金陵》、抒情诗《福建三唱》和反映农民暴动的叙事长诗《乡曲》。特别是后8首,在当时以及后来的诗坛,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左联”时期,他在翻译外国优秀作品方面成绩卓着。他是最早向中国读者介绍《铁流》和《十月》这两部革命小说的译者。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世界革命妇女列传》、《痴人之爱》、《赤恋》等9部作品。1937年,他还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急就篇》。该书汇集了他的散见于各报刊的评论文章,大都立论尖锐而中肯,对当时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运动颇有指导意义。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去福州省政府公报室从事翻译工作。曾与郁达夫、许钦文等在福州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2月到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同年6月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赴前线访问,写成诗集《半年》(未出版)。皖南事变后,赴新加坡进行抗日活动。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新加坡《风下》周刊发表《祖国正患着脑癌》等诗。1950年到雅加达,任华侨所办的《生活报》编辑、总编辑、副社长等职。1952年全家回国,任广州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广州分会常务理事。并写出童话《苹果姑娘》等作品。1957年因病逝世。主要作品还有:诗剧《迷雏》(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版)、《记忆之都》(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书信集《昨夜》(1933年,与白薇合着),以及剧本集《他的天使》等。

上一篇:杨琦 下一篇:杨云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