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唯动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诗歌卷》第170页(681字)
【生卒】:1917.8.11—
【介绍】:
原名侯维栋,字子梁。笔名有侯家静等。陕西扶风人。幼时家贫。小学时受到老师冯公略的影响,开始热爱新文学创作。1936年在上海《青年界》杂志发表小诗。1937年与郭铁、袁韧在西安合办《战时文艺》。1938年3月在胡风主编的《七月》发表成名作长诗《斗争就是胜利》,在抗战诗坛引起较大的反响。冼里海曾为之谱曲,袁勃撰文评价它是“象征全民族的意志不可征服的诗”(《一年间的诗歌》)。1939年参加柯仲平主持的边区民众剧团。不久进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学习。1941年参加延安文艺团体鹰社。其间写了大量诗作,散见于延安《解放日报》、《部队文艺》、《诗刊》、《新诗歌》、重庆《文艺阵地》、《诗垦地》、桂林《诗创作》等报刊。主要诗作有《为了自由,为了土地》(长诗)、《牧笛吹出的……》(长诗)、《将军的马》、《美丽的杜甫川淌过的山谷》等。1946年去东北工作,途中写成100余篇《长途行吟》,在《东北日报》、《东北文艺》、《文学战线》等报刊发表。他的丰富的诗作,与刘白羽的通讯、华君武的漫画当时被并称为“东北三多”。1948年7月在东北书店牡丹江分店出版歌颂陕甘宁边区的长诗《黄河西岸的鹰形地带》。同月又在该店出版诗集《红头巾》。他的诗歌应和时代脉搏的跳动,热情奔放,生活气息浓厚,被收入多种诗选。东北解放后,深入沈阳、鞍山、本溪、抚顺厂矿,写出长达2万行的叙事长诗《日月赶不上给工人拾鞋带》。1955年被错划为“胡风分子”。平反后致力于百万余字的长篇传奇小说《观世音菩萨思凡》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