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一名:菲尼克司的科美体)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00页(1020字)

初作于1920年1月20日。初载于1920年1月30日至31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初收于1921年8月泰东图书局初版诗集《女神》。这是《女神》中最长也是最重要的一首诗。它以传说为素材,写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的故事。“涅槃”是梵语Nirvana的音译。佛死称涅槃,意思是返本归真,永无生死。诗人因凤凰更生“有类于此”,遂用以为题。关于这首诗的主旨,诗人自己解释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再生”(《我的作诗经过》)。诗人以凤凰象征中国,凤凰的自焚象征着对旧中国的否定,凤凰自焚后再生象征着中国的新生。他也希望自己能如凤凰一样与旧我决裂,获得新我。全诗分为序曲、凤歌、凰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五个部分。“序曲”写凤凰自焚前采集和啄燃香木、低昂起舞、悲壮唱歌的图景。“凤歌”诅咒旧世界是“脓血污秽着的屠场”、“悲哀充塞着的囚牢”、“群鬼叫号着的坟墓”、“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并质问它“到底为什么存在”。“凰歌”诅咒“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对没有灵魂失去活力的生活作了否定。身外的一切和身内的一切都无可留恋,凤凰决心自焚以求得新生。“群鸟歌”写观葬的群鸟浅薄猥琐,安于旧我,反衬着凤凰自焚的崇高与壮美。“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着力描绘凤凰涅槃后的景象:光明、净朗、新鲜、华美、芬芳,一切都处在热诚、挚爱、生动、自由的大欢乐与大和谐之中。诗人对于祖国未来的憧憬,虽然显得朦胧,却洋溢着追求理想的热情,表现出乐观而坚定的信念。这篇长诗充满着要求破坏要求创造的激昂情绪,不可抑制的个性解放的呼喊。诗中那种不惜经过烈火冶炼,将身外的一切和身内的一切都毁旧出新,正是“五四”彻底变革精神的形象写照,也是祖国和诗人开始觉醒的象征。在“五四”时期的诗人群中,郭沫若出众地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新中国将在烈火中诞生的预言诗人。这首长诗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诗人因民族郁积个人郁积而形成的感愤,从惠特曼那种把一切旧套摆脱干净的自由诗风中,找到了表现的方式,尽情地抒发为“五四”高潮激起的诗情。他用传说构成宏伟壮丽的诗境,无所羁勒的驰骋着想象,大胆的进行艺术夸张,以急湍奔泻的内在的诗情旋律,雄浑而又宏朗的音调,歌唱理想主义和英雄精神。这篇长诗显示出的阔大襟怀和独创的艺术风格,丰富了中华民族诗歌的宝藏,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上一篇:乐观 下一篇:天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