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83页(548字)

初载于1919年10月《星期评论》第5号。作者依据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念,提出古今中外的文学革命运动都是从“文的形式”变革入手,白话新诗的运动,就是一种“诗体的大解放”。在中国诗歌史上,从《诗经》的风谣体演化到骚赋体,是第一次解放。由骚赋体演化到五言七言古诗,是第二次解放。由五七言诗体演化到长短句的词曲,是第三次解放。由词曲体演化到白话新体诗,是第四次解放。这是中国诗歌发展的自然趋势。用白话创作新体诗,不受平仄格律和长短的拘束,有什么题目就写什么诗,诗该怎样写就怎样写。因为有了诗体的解放,所以“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诗里去”。当时有人攻击新诗,说新诗没有音节。作者认为新诗有自然的音节。在语气上有自然的节奏,句中用字要求自然和谐。在用韵上,应用现代的韵,平仄互押。既可以写有韵的诗,也可以写无韵的诗。关于如何写新诗,作者提倡具体的作法,要使人产生“明显逼人的影象”,反对抽象的作法。朱自清说:胡适的“这些主张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以及文学研究会作者,大体上也这般作他们的诗。《谈新诗》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上一篇:我之文学改良观 下一篇:论诗三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