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热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15页(1310字)
儿科病证名。
指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出《三时伏气外感篇》。本病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的疾病,尤以1~2岁的小儿发病最多。
历代医家对本病均无完整的记载,从本病证候特点看来,多与“疰夏”“消渴”“暑温”“湿温”等证有类似,但又与以上诸症不同,近代医家对本病的名称认识也颇不一致,文献中有称“夏季热”“小儿暑天发热口渴多尿综合征”“婴儿暑期高热症候群”“小儿未知热”等名称。
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在我国东南及中南地区较为多见,其发病季节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而南方各省因夏季炎热,时间较长,故发病时间及病程亦相应更长,但在秋凉以后,症状多自行消退,有的患孩可连续发病数年,而次年发病症状一般较上一年为轻,病程多数亦较短,发病期间,若无其它兼证,预后多属良好。本病的发病因素多为小儿平素体质较弱,或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调,发育营养较差,或病后体虚,气阴不足,入夏以后,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的薰蒸,易患本病。本病初起,暑热多伤津耗气而易出现暑伤肺胃证;疾病迁延,或患儿素体脾胃虚弱,感受暑湿中气不足,中阳失展,而易出现暑湿伤脾证;若久病气阴亏极,病必及肾,阴必及阳,从而出现邪热淫于上,元阳虚于下的“上盛下虚”证;若患儿素体阴亏,久病邪入阴分,阳亏火旺,则可出现邪留阴伤证。本病发于盛夏时节,疾病渐起发热,持续不退,无固定热型,体温常在38℃~40℃之间,一般午后较高。若为暑伤肺胃证可见发热持续不退,热势午后增高,或稽留不退,天气愈热,发热愈高,口渴引饮,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小便频数而清长或淡黄,精神烦躁不宁,唇红干燥,舌质淡红,舌苔薄腻或薄黄,脉数。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选王氏清暑益气汤。若胃热偏盛,高热烦渴引饮,舌苔黄燥,脉数而软者,则可选白虎加人参汤治之;若伴有心烦欲呕、咽干烦渴,舌红苔少者,治宜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选竹叶石膏汤。暑湿伤脾者临证可见发热或高或低,或身热不扬,口渴欲饮,倦怠乏力,肢端微凉,面色苍黄,饮食不振,大便不调,小便清长而多,舌质淡润,舌苔薄腻,脉象濡数。
治宜健脾益气,清暑化湿,方选钱氏白术散加减。若面色苍白,少气啼弱,睡则露睛,四肢欠温,精神萎靡,大便稀溏,舌质淡弱,脉软无力,发热忽高忽低,小便清长而多,此为中气受损,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上盛下虚者临证可见精神萎靡,虚烦不安,面色苍白,下肢清冷,食欲不振,小便澄清,频数无度,大便稀溏,身热不退,朝盛暮衰,头额干灼无汗,口渴多饮,舌淡苔黄,脉沉数无力。治宜清长温下,寒温并用,方选清上温下汤。
邪留阴分者临证可见暮热晨凉,手足心热,灼热无汗,口渴多饮,小便淡黄而频数,稍有臊气,面容黄瘦,精神烦倦,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沉而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青蒿鳖甲汤加竹叶、连翘。本病主因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体虚,不能耐受炎热气候炎热所致,因而,增强小儿的体质,防暑降温甚为重要。对麻疹、肺炎、腹泻、百日咳、痢疾、疳证等疾病都要注意及时医治和调理,补充营养,预防并发症。
也可饮用绿豆汤、西瓜汁、银花露等代茶服预防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