焠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95页(688字)
针灸治法。
九刺之一。指将特制的针尖用火烧红,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出《灵枢·官针》:“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介宾注:“燔针者,盖纳针之后,以火燔之使暖也;此言焠针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之,不但暖也,寒毒固结,非此不可。”其操作方法除与毫针选穴的基本规律相同而选择有关的经穴以外,多选阿是穴,以及病灶的局部。选穴要少而精,并要进行穴位标记,以保证准确刺入。
施刺时先将酒精灯点燃,左手端灯,右手持针针尖向着针刺部位,将针尖与针体伸入火外焰,根据针刺需要,来决定烧红的长度,一般是从针体向针尖烧,以针通红发白为度。针红为焠刺操作的关键步骤之一。当针烧红后要迅速,准确刺入标定点,再快速拔出,整个过程大约只需十分之一秒。针刺深度要根据病情以及针刺部位的组织结构等情况来决定。例如:痰核、瘰疬、窦道等要刺入其核心或基底,皮肤肌表疾患可浅刺,面部、背胸部位刺达1~2分深;四肢、腰腹以及肌肉丰厚处可刺达0.5~1寸。大都采用90度角直刺,或45度角斜刺。
不留针,如远端穴位治疗疼痛性疾患时,可留针5分钟;刺淋巴结核,可留针1~2分钟。出针时不摇针孔。针孔无需特殊处理,若有出血,要用干消毒棉球按压止血。
本法具有散寒祛湿、清热解毒、消癥散结、去腐排脓、生肌敛疮、益肾壮阳、温中和胃、升阳举陷、宣肺定喘、去痒止痛、定惊等功用。
适应用关节痹痛,乳痈,痄腮,缠腰火丹;痰核,瘰疠,胶瘤,脓疮,臁疮;胃下垂,阴挺,胃脘痛;小儿惊风,癫痫,以及顽麻,瘙痒之证。糖尿病患者禁用;较大血管、神经和内脏器官周围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