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翳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576页(455字)

经穴名(Yi feng SJ17)。

属手少阳三焦经。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耳后陷者中。

为手足少阳经之会穴。

翳,遮蔽;风,风邪。穴当耳垂后方,为遮蔽风邪之处,故名翳风。《针灸甲乙经》:“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穴位定位于面部、耳廓的后下方,当耳垂根后方的凹陷处。

局部有耳后动、静脉,颈外静脉;分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孔穿出处。

主治耳鸣,耳聋,耳中疼痛,耳内湿痒,聋哑,口眼歪斜,口噤不开,颊肿,齿痛,下颌急痛,痄腮,瘰疬,三叉神经痛,口吃等。是针麻常用穴位之一。本穴具有疏风通络、开窍益聪及镇痛作用,故配听宫、听会、耳门、中渚、合谷治耳聋、耳鸣、聋哑;配地仓、颊车、下关、四白、迎香、合谷治面神经麻痹;配颊车、合谷治疗腮腺炎;配天井、足临泣治疗项部瘰疬(见四版教材《针灸学》)。

针刺0.5~0.8寸,深刺时可针1~2寸;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针感多为局部酸胀,有时向咽部或耳内放散。本穴针刺不得法时,容易出现疼痛、出血甚至晕针。

上一篇:霞天膏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