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赤地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76页(491字)

中药名。

见《滇南本草》。别名:隔山消,紫地榆。

为牻儿苗科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Kunth的根。

多年生草本。

高20~30厘米,全株被柔毛。主根圆锥形,紫色,有较长须根。

花期夏季。多生于向阳山坡,分布云南。

秋末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干燥根表皮暗褐色,内皮紫色,多皱缩纹理,有须根痕。药材多斜切成片,切面黄棕色,木部与皮部常分离,木部色泽较深。易折断,断面粉质样。

无臭,味苦。以皮紫心黄者为佳。

产云南。味苦涩,性凉。

消炎,止血,涩肠。治肠炎,痢疾,脘腹疼痛,内出血,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流血,跌打损伤。内服:煎汤9~15克,浸酒或入丸、散。①治面寒背寒肚腹疼痛:赤地榆3克为末,热烧酒下(《滇南本草》)。

②治肠胃积热,大肠经便血或肠风便血,红血痢症:赤地榆30克,槐角(炒,或花亦可)9克,枳壳15克,黄芩9克,荆芥穗6克,全当归15克,黄连(酒炒)6克。

共为细末,合丸桐子大。每服6克,米汤下(《滇南本草》)。③治气管炎:紫地榆15克,陈皮9克。

兑红糖,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上一篇:赤丝乱脉证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