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牡荆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66页(796字)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小荆实、牡荆实、梦子、荆条果。为鞭草科植物牡荆Vitex negundo L.var cannabifolia(Sreb.et Zucc.)Hand.-Mazz.的果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高至5米,多分枝,有香味。新枝四方形,密被细毛。

花期7~8月。分布江苏等地。8~9月间,当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扬去灰屑杂质,藏干燥处。干燥的果实梨形或卵形,长3~4毫米,直径约2~3毫米,棕色,基部呈短尖状,顶端截形,有花柱脱落的凹痕。

表面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纵纹。多被有宿萼,萼筒顶端5齿裂,外面有五条明显的肋纹,并密被灰白色短绒毛。

果壳坚硬,内有黄白色种子数枚。气微弱,味淡。

味辛微苦,性温。

《名医别录》:“味苦,温。”《本草纲目》:“辛,温。”《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厥阴经。”祛风化痰,下气,止痛。治咳嗽哮喘,中暑发痧,胃痛,疝气,妇女白带。《名医别录》:“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内服:煎汤,6~9克,研末或浸酒。《本草经集注》:“防己为之使。畏石膏。

”①治寒咳,哮咳:牡荆子120克。炒黄研末,每次6~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江西草药》)。②治中暑发痧:干牡荆果实15克。水浓煎,或研末为丸,每次3克,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湿痰白浊:牡荆子炒为末,每酒服9克(《濒湖集简方》)。④治小肠疝气:牡荆子250克(炒熟)。

入酒1盏,煎1沸,热服(《本草纲目》)。⑤治停乳奶胀:牡荆子12克。

研末,温开水加酒少许调服(《湖南药物志》)。⑥治耳聋:牡荆子浸酒饮(《本草纲目》)。

25%煎液在体外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抑制较弱。现代临床用之治疗小儿咳喘。

用法:牡荆(叶、籽)45克,加水煎成100毫升,加糖,日服3次,每次10毫升。对有并发症的,结合辨证加用其它中药。

上一篇:牡狗阴茎 下一篇:中医辞海中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