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草
书籍:中医辞海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348页(529字)
中药名。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别名:蓝雪草,刺矶松。为白花丹科植物小蓝雪花Plumbagella micrantha(Ledeb.)Spach的全草。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
茎直立,多分枝,有条棱,被稀疏的刺。生于山坡、地边、田间。
分布陕西等地。7~8月采茎叶,研末备用或鲜用。《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苦,寒。”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头癣,手癣,足癣,疣痣。外用:捣敷或酒浸;或研末制成油膏涂敷。①治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鲜鸡娃草,捣烂成糊状,涂敷局部,每日2次,3~5日为一疗程(《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疣痣,恶肉:蓝雪草茎叶,晒干碾末,调制成油膏涂敷(《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③治足癣,头癣,体癣,手癣:鸡娃草60克,加95%酒精适量,浸泡5天,外涂患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现代临床用之治疗皮癣和鹅掌风。取鸡娃草60克,用95%酒精适量密封浸泡5天,滤出浸液。
或用鸡娃草叶提取的有效成分矶松素0.1克,加95%酒精适量,水浴加热使溶解,冷却过滤,再加酒精至100毫升,即成0.1%矶松素酒精溶液。亦可取矶松素0.2克,加少量氯仿溶解,用凡士林调匀制成0.2%矶松素软膏。
叶含矶松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