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662页(1177字)
中药名。
出《本草拾遗》。别名:杨柳条,柳条。为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的枝条。
味苦,性寒。入足阳明、厥阴经。祛风,利尿,止痛,消肿。
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内服:煎汤,30~60克。外用:煎水含漱或熏洗。①治小便淋浊不清:柳枝1握,甘草9克。煎汤饮之(《肘后方》)。②治小儿胎火不尿:柳枝,干者1握,煎汤服之(《济急方》)。
③治尿梗:桔柳(枝)1大把。折碎煎汤,倾坐桶内,被围住熏。再内服(《本草纲目拾遗》)。
④治黄疸:柳枝3大升。以水1斗。煮取浓汁,搦半升,一服令尽。
⑤治天灶丹毒,赤从背起:柳木灰水调涂之(上方出《外台》)。⑥治急、慢性肝炎:1寸以内嫩枝6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日1付,分2次服(《新疆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⑦治疔毒及反花疮:煎柳枝叶作膏涂之(《独行方》)。⑧治漏疮肿痛:杨柳条,罐内烧烟,熏之出水(《摘元方》)。⑨治阴卒肿痛:柳枝3尺长20枚。细锉,水煮极热,以故帛囊包肿处,仍以热汤洗之(《姚僧坦集验方》)。
⑩治牙齿风龋:柳枝(锉)1升,大豆1升。合炒,豆炮尽,于磁器盛之,清酒3升渍之,经3日,含之频吐(《古今录验方》)。现代临床①治疗冠心病:以柳枝制成糖浆,每100毫升含鲜生药6两;服后有胃肠道反应者可加入适量麦芽(每100毫升30克)。每次50毫升,日服3次,2个月为1疗程。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对咳、痰、喘均有一定近期效果,但以对单纯型疗效较好。用法:柳枝120克,切碎洗净,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疗程。
③治疗传染性肝炎:用带叶的柳树枝60克(干品30克),加水1斤,煎至300毫升两次分服。用鲜柳枝和枫杨树枝各10斤,制成注射液1200毫升,每日肌注4毫升(小儿减半);或用柳叶、枫杨叶各1.5斤,以蒸馏法制成注射液1500~1800毫升,每日肌注2次,每次3毫升(小儿减半)。
亦可每日取柳枝、枫杨枝各90克,柳叶、枫杨叶各45克,制成煎剂两次分服。
用带叶鲜嫩柳枝60克或杨、柳树枝各60克(鲜品),水煎顿服或分2次服,连服1周,对传染性肝炎亦有预防作用。
④治疗烧烫伤:取新鲜柳树枝烧成炭(不可烧成灰)研细末,过筛,用香油调成稀膏状,涂敷创面,每日1~2次,不包扎。换药时不必擦去前药,任其自行脱痂。
上药后约3~4小时创面渐干,结成焦痂,随着出现疼痛。此时可在药痂上涂以香油使之软润,切不可擦掉原药。木质部含水杨甙。水杨甙与稀盐酸或硫酸共煮可水解为水杨甙元及葡萄糖。
水杨甙可作苦味剂(局部作用于胃),吸收后部分变为水杨酸(解热止痛),随即很快水解。由于水杨甙转变为水杨酸之程度不恒定,故临床上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
水杨甙元4%~10%浓度可作局部麻醉用。几乎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