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68页(477字)

病证名。

包括便浊和精浊。由于颜色的不同又分白浊和赤浊。故又名赤白浊,二浊。①指小便浑浊之便浊。

又称尿浊。见《丹溪心法》卷3:“浊主湿热,有痰有虚,赤属血,血属气。”《时方妙用》卷4:“浊者,小水不清也”。小便浑浊不清,色白者称白浊,色赤者称赤浊。

该病多由湿热痰浊下注,或中气下陷,肾虚不固所致。对湿热痰浊者,治宜清热利湿,分清别浊。

方用苍白二陈汤,萆薢分清饮加减,若为赤浊者,加滑石、小蓟、白茅根等。属脾肾亏虚者,治宜补脾升清,益肾固涩。

方选补中益气汤、大补元煎、鹿茸补涩丸等方加减。②指精浊之症。《证治准绳·赤白浊》:“浊病在精道。”其症多见尿道口时有粘浊物流出,而小便自清。

根据浊物的颜色,亦分为赤浊和白浊。属湿热下注精室所致者,治宜清热利湿凉血。方用导赤散、甘露消毒丹等方加减。属相火妄动,灼伤血络者,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可用知柏地黄丸、大补元煎等方加减。若久病不愈,肾气虚寒者,可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加减。③指便浊与精浊。《证治汇补·便浊章》:“浊分精溺”。

便浊、尿浊、精浊、白浊、赤浊条。

上一篇:洪氏集验方 下一篇:浊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