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016页(1714字)

病名。

又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血小板减少,皮肤紫癜,粘膜出血、血小板存活时间缩短及骨髓中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的一种病证。由于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及粘膜出血,所以它归属于中医学的血证及发斑范畴。西医认为与体液免疫有关,本病患者血小板寿命较正常人明显缩短,其原因是由于患者血小板表面和血循环中存在大量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过早破坏。

与细胞免疫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本病患者PALgG的形成是免疫调节缺陷的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本病患者的T细胞的绝对数并无明显差异,但T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组成比却有所减低。T细胞中,抑制性T细胞比例升高,辅助性T细胞相对减少。

中医认为六淫所伤。外感风热燥邪,伤及血络,或血分有热,迫血妄行,溢出常道,或上循清窍,而致鼻衄,肌衄等。或七情所伤,恼怒伤肝,肝不藏血;情志郁结,气郁化火;思虑伤脾,脾不统血,恣情纵欲,耗损肾阴,虚火妄动,皆可出血,或饮食所伤,饮食辛燥,热蕴于胃,迫血妄行,故见鼻衄或齿衄。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不统血,气失统摄,血无所归,或上逆而致吐血、衄血,或溢于脉络之外,渗于皮肤之间,久病或热病之后,或劳欲过度,致使肾亏肾阴不足者,则虚火内动,扰乱营血,血随火动,离经妄行,而致出血。

或肾阳亏虚者,则命门火衰,火不归元,致阴寒凝集于下,无根之火浮炎于上,阴阳不相为守,其血错行脉外,也可致出血,或内有瘀血,血脉阻滞,流行不畅,致血不循经,亦可发生出血。如瘀血不去,出血也不易停止。

即“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起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可有发热,畏寒,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甚至大片瘀斑或血肿。皮肤瘀点通常先出现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分布不匀。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及口腔等。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起病隐袭,有的患者明确诊断前数月甚至数年已有易发瘀斑,月经过多或反复鼻衄等病史。

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出血发作,每次发作延续数月或数年,表现为散在皮肤紫癜或其他轻微的出血症状。发生在下肢及上肢的远端者为多,脾脏一般不明显肿大,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异常可确诊,但须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遗传性和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作出鉴别。

中医临床分型,血热妄行者,症见发病急骤,初有寒热,皮肤斑色紫赤,量多成片,常布于肢端,伴鼻衄,龈衄,月经过多,甚者尿血等出血,一般以上部出血为主,血色鲜红,并伴口渴烦躁,舌色红绛,苔黄燥、脉象滑数。阴虚内热者,症见紫癜散在,颜色紫红,下肢尤甚,时发时止,常有轻度鼻衄、龈衄。月经量多,伴有腰腿酸软,头晕耳鸣,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脾肾两虚者,症见斑色淡红,清稀不显,出血广泛,以下部为主,如便血,月经量多等,时发时愈,稍劳尤甚,血色稀淡,伴面色萎黄,精神萎顿,头晕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脉濡缓等气虚表现,或形寒肢冷,面色少华,神倦纳呆,舌质淡胖、脉象沉细无力等阳虚表现。

瘀血内阻者,症见肌衄,瘀斑青紫,衄、吐、便血,血色紫暗,月经有血块,毛发枯黄无泽,面色黧黑,下眼睑青黯,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脉细或弦。西医治疗,药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防止被抗体所包被的血小板在脾内阻留,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及它们的C3和F。受体,使血小板寿命延长,减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刺激骨髓造血。

手术疗法,脾脏切除。免疫抑制剂治疗,此法适应症为:激素、脾切除治疗无效或复发者;激素维持量太大不能耐受,但又不适于脾切除者。中医治疗,证属血热妄行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证属阴虚内热者,治宜滋阴凉血、清热止血,方用大补阴丸加减。证属脾肾两虚者,治宜健脾补肾,引血归经,方用归脾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证属瘀血内阻者,治宜活血祛瘀、止血,方用桃仁四物汤加减。单、验方,如西西切片15克,水煎服,甘草25~30克,水煎服,脚汗草(墓头回)鲜净全草100~250克,或干品10~2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水牛角片30克煎服;或广角粉9克,水煎服,或口服水牛角粉,每次3克,每日2次。

上一篇:原穴 下一篇:原络配穴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