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虚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283页(595字)

病证名。

见《肘后备急方》。指由于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及外感邪气缠绵日久,或病后失于调理等诸多原因所致的脏腑、阴阳、气血虚损性病变的统称。

虚损为临床对疾病按虚实分类的一大类疾患。不仅病因复杂,且病情复杂,亦常传变,累及周身。

临床常见的虚损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几大类,又因病变累及脏腑阴阳而分为诸多证型,如心气虚、心阳虚、脾肾阳虚、肝肾气虚(肾不纳气),症见四肢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剧,懒言神疲,心烦心悸,腰膝酸软等等,治宜补脾固肾益气。血虚多见于心肝血虚,症见吐血便血,月经不调,崩漏血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夜盲,肌肤甲错等等,治宜补血养心肝之阴血。阳虚多见于脾肾阳虚,心肾阳虚所致虚损诸证。症见畏寒肢冷,体倦乏力,少气懒言,神疲气弱,语声低微,便溏纳差,或下利清谷,腰膝酸软,妇女宫寒不孕或滑胎半产,男子阳事不举或遗精早泄,面色白,小便清长频数,舌淡苔薄白或舌体胖嫩,脉诊可见沉、迟、细、弱等一系列虚性脉象。

治宜温阳补肾,温通心阳、温补脾阳。

阴虚多见于肝肾阴虚,肺肾阴虚等,症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痒,潮热盗汗,颧红目涩,视物模糊,耳鸣眩晕,遗精早泄,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弱沉数。治宜滋阴降火,补诸脏不足之阴。虚损相当于现代临床中多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病和各种急性病后期病势缓慢者,亦相当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某些阶段。

上一篇:虚脉 下一篇:虚损怔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