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脱疽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368页(496字)

外科病证名。

出《刘涓子鬼遗方》卷4。又名脱痈、脱骨疽、脱骨疔、敦痈、甲疽、蛀节疔、蜣螂蛀。本病多发于足趾,溃久则趾自落,故名脱疽。多因过食厚味,以致郁火毒邪蕴于脏腑,加之肾阴亏损,不能制火而发;或因外感寒湿毒邪,营卫不调,气血凝滞而成。

本病发病缓慢,初起患趾色百发凉,麻疼,日久患趾如煮熟红枣,痛如火烧,逐渐由红转暗变黑,足趾坏死脱落并向足背小腿蔓延。甚至出现五败症等。

治宜滋肾养血、健脾益气、活血解毒为主。可随证选服解毒济生汤、阳和汤、顾步汤、四妙勇安汤、人参养荣汤等。

外治:早期不痛宜隔姜灸。痛宜用大麦米煮饭15克、芙蓉叶15克,捣贴以止痛;或用附子、干姜、吴萸等捣敷脚心;若腐烂黑焰、痛不可忍者,宜用大甘草研极细末,香油调厚敷,一日一换,勿间断;腐去后再用生肌玉红膏及生肌散敷之;若黑坏死,则应手术切除之。

本病相当于现代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变。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

现多分为寒凝络痹、气血郁滞、阴虚热毒、气血两虚四种类型。在治疗上,按照分型多用既定方剂为基础,又根椐病情来辨证施治,予以加减,疗效有所提高。见有关各条。

上一篇:脱证 下一篇:脱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