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一叶萩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5页(1062字)

中药名。

见《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别名:叶底珠、小粒蒿、花扫条、舌条、小孩拳。

为大戟科植物一叶萩的嫩枝及根。一叶萩Securinega suffruticosa(Pall.)Rehd.灌木,高1~3米。根浅红棕色,具点状突起及横长的皮孔。树皮浅灰棕色,多不规则的纵裂。

茎多分枝,当年新枝淡黄绿色,略具棱角。叶互生,椭圆形、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头,基部楔形,全缘或有不规则波状齿或细钝齿,两面无毛;叶柄短。

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无花瓣,雄花每3~12朵簇生于叶腋;萼片5,卵形;雄花花盘腺体5,分离,2裂,与萼片互生;退化子房小,圆柱状,2裂;雌单生,或2~3朵簇生,花盘全缘,子房3室,花柱3裂。蒴果三棱状扁球形,径约5毫米,红褐色,无毛,3瓣裂。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及向阳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及湖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嫩枝叶,春末到秋末均可采收,割取连叶的绿色嫩枝,扎成小把,阴干;根全年可采,除去泥沙,洗净,切片晒干。

味辛性温、有毒。

活血舒筋,健脾益肾。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偏瘫、阳萎、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①治小儿疳积:一叶萩根15~18克,紫青藤、白骨根、野刚子根、倒压刺根或根名15~18克,炒黑大豆(半生半熟)14粒,红枣5枚。水煎,冲红糖,早晚空腹各服1次(《浙江天目山药志》)。

②治阳萎:一叶萩根15~18克。

水煎服(《湖南药物志》)。本药叶含一叶萩碱,6~8月含量最高,结果时最低,干叶中含量一般为0.2%~0.3%。尚含芸香甙(Rutin1.32%)、鞣质、少量别一叶萩碱、二氢一叶萩碱及三种一叶萩碱醇:一叶萩碱醇A、B、C等。

根含多量别一叶萩碱(0.42%)、少量一叶萩碱及别一叶萩碱的甲氧基化合物。①对中枢神经系统一叶萩碱有士的宁样作用。特别是对脊髓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小量时能提高反射的兴奋性,缩短反射的潜伏期,大量则产生士的宁样惊厥。对脊髓的兴奋作用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及面神经麻痹,不仅能使麻痹神经恢复,且能使早期患者的神经完全变性率明显降低。

②麻醉动物注射一叶萩碱可使血压升高,心肌收缩力加强,呼吸兴奋。③此药在体内代谢迅速,可能与肝脏及红细胞内含有代谢一叶萩碱的酶体系有关,故临床应用时可适当加大剂量,而不致引起毒性或积蓄反应。

一叶萩 1.雄花枝 2.雄花枝 3.果枝 4.根 5.雄花 6.雌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