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贝母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64页(642字)
中药名。
见《本草从新》。别名:土贝、大贝母、地苦胆、·草贝。
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Bolbostemma Paniculatum(Maxim.)Franquet的块茎。攀援性蔓生草本。
生于山坡或平地。分布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云南等地。
秋冬采挖,洗净泥土,将连结的小瓣剥下,蒸透后晒干。干燥块茎呈不规则块状,多角或三棱形,高0.5~1.5厘米,直径0.7~2厘米。
暗棕色至半透明的红棕色,表面凹凸不平,多裂纹,顶端常有一突起的芽状物。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角质,光亮而平滑,微有焦糊气,味微咸而苦。以个大、红棕色、质坚实、有亮光、半透明者为佳。
主产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味苦,性凉。散结毒,消痈肿。
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及蛇虫毒。
内服:煎汤,9~3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熬膏摊贴。
①治乳痈初起:白芷、土贝母等分。为细末,每服9克,陈酒热服,护暖取汗即消。
重者再一服。如壮实者,每服15克。②治乳岩已破:大贝母、桃核槅、金银花、连翘各9克。酒、水煎服(《姚希周经验方》)。
③治疬串:牛皮胶(水熬化)30克,入土贝母末15克,摊油纸上贴之。④治鼠疮:大鲫鱼1尾,皂角内独子,每岁1个,川贝母6克,土贝母6克。
将皂角子、贝母,入鱼肚内,黄泥包裹,阴阳瓦炭火焙干,存性,研细末。每服9克,食后黄酒调服,忌荤百日(①③④出《本草纲目拾遗》)。
土贝母中含有麦芽糖,而在干燥以后则含有蔗糖。叶柄主要含还原糖。
叶主要含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