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大风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83页(1834字)

中药名。

出《本草衍义补遗》。别名:大枫子。

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a Pier.的成熟种子。常绿乔木。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1.2~1.5厘米;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钝圆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黄绿色,侧脉8~10对。花杂性或单性,1至数朵簇生;花梗被短绒毛;雄花萼片5,卵形,基部稍联合,两面被长绒毛;花瓣5,卵形,红色或粉红色;退化雄蕊鳞片状,线形,着生于瓣上,内部边缘被睫毛,近先端部被绒毛;雄蕊5,花药外向,长圆形,花丝基部粗厚;退化子房圆柱状,被长硬毛;雌花的花萼、花瓣均与雄花相同;退化雄蕊成一纺缍体,子房卵形或倒卵形,被长硬毛,1室,具5侧膜胎座,胚珠多数,花柱粗短,被绒毛,柱头5裂,反卷。浆果球形,直径6~8厘米,果皮坚硬。种子30~40粒,略呈多角体,外种皮角质;胚乳丰富。

花期1~3月。

分布越南、柬埔寨、泰国、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地区。我国分布云南地区,台湾、广西有栽培。4~6月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晒干。

干燥的成熟种子,呈不规则的卵圆形,或多面形,稍有钝棱,长约1~2.5厘米,直径约1~2厘米。外皮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细纹,较小的一端有明显的沟纹。种皮厚而坚硬,厚约1.5~2毫米,内表面光滑,浅黄色或黄棕色,种仁与皮分离,种仁两瓣,灰白色,有油性,外被一层红棕色或暗紫色薄膜,气微,味淡。以个大、种仁饱满、色白、油性足者为佳。

主产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也产我国云南、台湾、广西等地区。炮制:大风子,拣净杂质,筛去杂质,筛去灰土,用时捣碎,或除去种皮,取净仁。大风子霜:取大风子净仁,碾如泥,或碾碎蒸透,用吸油纸多层包裹,压榨,去尽油,研细过筛。

味辛,性热,有毒。

入肝、脾、肾经。祛风燥湿,攻毒杀虫。治麻风,疥癣,杨梅疮。

外用:捣敷或煅存性研末调敷。内服:煎汤,1.5~3克;或入丸剂。

内服宜慎。

阴虚血热者忌服。

治大风眉目遍身秽烂者:大枫子肉900克,防风、川芎各300克,蝉壳、羌活、细辛、首乌、独活、苦参、当归、膝、全蝎、黄芪、薄荷各60克,白芷、脊、牛黄、血竭各15克。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15丸,茶下,空心服,日进3次(《解围元薮》大风丸)。治大风疮裂:大风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又治杨梅恶疮(《岭南卫生方》)。治风刺赤鼻:大风子仁、木鳖子仁、轻粉、硫黄为末,夜夜水调涂之(《本草纲目》)。治手背皴裂:大风子捣泥涂之(《寿域神方》)。

现代临床应用:治疗麻风,大枫子仁历来是治疗瘤型麻风的有效药物,但由于味辛、性热、有毒,故临床上单独用大枫子仁以治疗麻风者殊鲜。通常制成复方丸剂。

治疗荨麻疹,大枫子30克,大蒜15克,捣烂,加水100毫升,煮沸约5分钟,涂搽患部。治疗酒渣鼻,大枫子肉、胡桃肉、水银、茶叶各等分。先将茶叶与水银研合,大枫子肉与胡桃肉研碎,然后将4药混合研细,用麻油拌成糊状外用。每晨擦1次,治疗6例皆愈。种子仁占全种子的30%,约含脂肪油50%。大风子油于20~30℃间凝固,故在寒冷气候即变成油膏状。

油的折射率较高,有旋光性,能溶于90%热乙醇,是其特点。油的脂肪酸有大风子油酸、次大风子油酸,及少量饱和脂肪酸(如硬脂酸、棕榈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等)。

大风子油酸及次大风子油酸在油中大部分是成甘油酯,如一大风子油酸、二次大风子油酸甘油酯,一次大风子油酸、二大风子油酸甘油酯。此二结构特殊的脂肪酸甘油酯,是药的有效成分,约占总油量的90%。就抗麻风的药效而论,次大风子油酸强于大风子油酸,而二者并用时又强于独用。种子中所含大风子油早已用于治疗麻风病,但因毒性大,疗效又不显着,现较少用。

大风子油及其脂肪酸钠盐在试管中对结核杆菌及其他抗酸杆菌的抗菌作用比酚强100倍以上,对其他细菌则不敏感。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肌肉注射大风子油产生严重刺激及疼痛,容易发生坏死,大风子酸乙酯引起者要轻得多。口服大风子油可引起呕吐,继续应用则可逐渐耐受。

大风子酸乙酯较易耐受。家和狗皮下静脉注射次大风子酸钠或其乙酯,则可产生溶血性贫血、肾炎、蛋白尿、血尿、肝脂肪变性和消瘦。人应用后亦有产生头晕、头痛、胸痛、噎感、周身不适、发热、软弱、失眠、食欲不振、腹痛及全身发热感。还能刺激肾脏,产生蛋白尿及管型。

上一篇:大分清饮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