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山慈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286页(1633字)

中药名。

出《本草拾遗》。别名:金灯,鹿蹄草,山茨菰,米菇,毛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Cremastra variabilis(Bl.)Nakai、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Franch.)Rolfe,等的假球茎。①杜鹃兰多年生草本,高40厘米左右。假球茎卵球形,肉质。顶端生叶(1~2)片,叶片披针状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4~5厘米,先端略尖,基部楔形。

具纵向主脉3条,全缘,具叶柄。花茎直立,疏生3叶鞘,抱茎;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有花10~20朵,偏侧而生;苞片线状披针形,薄膜质,长3厘米左右,先端锐尖;花下垂,绿色至红紫色;萼片及花瓣呈线状倒披针形,长3~3.5厘米,先端锐尖,唇瓣肥厚,长约3厘米,基部稍膨大,先端近3裂,侧裂片披针形,中间裂片长椭圆形,长9毫米左右,先端截形,反曲;蕊柱长2.5厘米。

蒴果长2~2.5厘米,无梗,下垂。花期夏季。生山沟阴湿处。分布黄河流域至西南、华南等地。

②独蒜兰又名:冰球子。多年生草本。

假球茎狭卵形或圆锥状长颈瓶形,高1.5~2厘米。叶1片,椭圆状披针形,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生于假球茎的顶端。

花葶直立,生花1朵,下部有2~3个鞘;苞片长圆形,长2~3厘米;萼片近直立,披针形,长4厘米;花瓣近线形,长4.5厘米;唇瓣从楔形基部起逐渐扩大,长4厘米,有不明显的3裂,中部为不等边四边形,边缘为啮蚀的撕裂状,上面没有骨突起;子房下位,细瘦。蒴果长圆形,直立,连子房柄长近约3厘米。

生山沟岩石上。分布我国西南。

以上植物的叶(山慈菇叶)、花(山慈菇花)亦供药用。5~6月挖取假球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①杜鹃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状尖圆形或稍扁平,直径1~2厘米。外表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细小皱折。

顶端有一圆形的蒂迹;底部凹陷处有须根,须根长约1~3厘米,粗1~2毫米;腰部有下凹或突起的环节,俗称“腰带”。假球茎周围被有或疏或密的金黄色丝状毛须及黑色细须。或已将须根及外皮均除去。质坚实,内心黄白色或乌黑色,粗糙。

味淡,微香,遇水有粘性。以个大、饱满、断面黄白色、质坚实者为佳。

主产四川、贵州等地。②独蒜兰的干燥假球茎呈圆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直径1~1.5厘米,顶端渐突起,基部脐状,有须根或须根痕。

腰带往往在凹入部,故不甚明显,撞去表皮者表面呈黄白色,浅黄色或灰黄色,带有表皮者呈浅棕色或棕色,光滑,或有皱纹及深沟。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角质半透明。气微弱,味淡微苦,稍粘。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独蒜兰属植物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Rolfe)Rolfe(参见“独叶白及”条)及山兰属植物冰球子Oreorchis patens(Lindl.)Lindl.(四川)、O.foliosa Lindl.(西藏)等的假球茎,亦作山慈菇入药。

除尽须根,洗净,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润透,切片,晒干。捣碎用亦可。味辛,性寒,有小毒。归肝、肺、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治痈疽发背,疔肿恶疮,瘰疬,喉痹肿痛,、虫、狂犬伤。

内服:煎汤,3~6克;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服。

正虚体弱患者慎服。

①治痈疽恶疮,汤、火、蛇、虫、犬、兽所伤,时行瘟疫,山岚障气,喉闭喉风,久病劳瘵:见“玉枢丹”,即解毒万病丸。

②治痈疽疔肿、恶疮及黄疸:慈菇(连根)、苍耳草等。捣烂,以好酒1钟,滤汁温服。

或干之为末,每酒服9克(《乾坤生意》)。杜鹃兰根茎含粘液及葡配甘露聚糖(甘露糖:葡萄糖2∶1)。

杜鹃兰 1.植株下部 2.果序 3.花

独蒜兰

杜鹃兰的假球茎

独蒜兰的假球茎

上一篇:山漆树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