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小儿消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334页(944字)

儿科病证名。

指小儿较长时间的多饮、多食、多尿和形体消瘦为特征的慢性消耗性的疾病。又名痟渴、三消。消渴的发病原因,归纳起来,一是内因,即小儿脏气虚弱,这是发病的关键因素;二外因,即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小儿禀赋不足,或孕妇恣食辛辣、肥甘致使小儿生后内热火炽,化燥伤阴,阴虚生内热而发本病;小儿喂养不当,嗜食肥甘、炙煿之品,积滞胃肠,郁而化热,化燥伤阴;劳倦内伤和情志不遂也可致阴虚火旺,而发本病。本病主要在肺、脾、肾。根据体质不同,侧重点各异分为上、中、下三消,但三消并不孤立,往往相互兼见,相互影响。

一般是先上中,后下消;上轻,下危。《类证治裁》指出:“上中不甚,则不传下矣。故肾消者,乃上中消之传变。”本证小儿发病较少,然小儿患有本病,可往往影响其生长发育。本证若经久不愈可产生许多并发症。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上、中、下消治疗,但其总的治疗原则是以治肾为主,辅以养肺补脾、调和气血,平衡阴阳。

上消多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或伴遗尿,舌尖边红,苔薄黄,脉洪数或细数。治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常选用消渴方、天花粉散、生脉散、白加人参汤等方。

中消可见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大便秘结或口渴多饮,尿频量多,舌红苔黄燥,脉滑实有力。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可选玉女煎、增液汤、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等方。

还有医家,主张中、上消宜常服人乳、乳、藕汁、生地汁等,属经验之谈,可供参考。小儿消渴病属热邪所致,但小儿脏腑娇嫩,又为稚阴稚阳之体,苦寒泻药,皆不可重用和久用,免伐小儿生生之气,且小儿脾常不足,故滋腻之品也应慎用,免伤脾气。

下消证现尿频量多,甚或饮一溲一,小便混浊如脂膏,尿甜,口舌干燥,形体消瘦,肌肤甲错,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苔白或白滑,脉沉细无力。治宜滋阴补肾,或佐固摄潜阳。

可选六味地黄丸、桑螵蛸散、金匮肾气丸、鹿茸丸等方。若多饮多尿为主,他症不显,可用滋饮大量饮用。在中消燥热内盛之时可并发疮疖、痈疽,在相应治法中合用五味消毒饮、黄芪饮加减,以解毒清热,益气排脓。下消若并发目盲、耳聋,可选杞菊地黄丸,雀盲可合用肝丸。

对小儿除调节饮食、注意营养外,还应注意早期发现,及早治疗,如早期发现小儿遗尿或尿布粘涩应引起注意。

上一篇:小儿痃气 下一篇:小儿诸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