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常有余
书籍:中医辞海上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757页(370字)
儿科术语。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心为火脏,位于胸中,开窍于舌,其华在面,主身之血脉,为人体血液运行的动力所在,心又主神志。由于小儿初生,知觉未开,见闻易动,故在生理上表现为神怯、易喜、易怒、易惊,变态不常。
心的气血充盈,在正常情况下,则为神志清晰,思考敏捷,精神充沛;否则常可导致心神异常,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困卧,悸动不安;心热火盛则津液干而病渴,神志乱而卧不安。心恶热与风相搏则发搐,尤其小儿外感诸病,最易从阳化热入心入肝,所以临床上往往壮热不退,因热生痰,因痰生风,肝风得心热而搐作,往往抽掣不已,甚至劫液伤津,逆传内陷生变。而且心属火,旺于夏,火性炎上,往往舌破生疮,诸痛疮疡,皆属于心,故小儿多瘤丹斑疹,蛇缠虎带,虫疥痒疮,动则神昏愦乱,斑疹变黑,故有“心常有余”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