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水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791页(837字)

儿科病名。

指小儿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结痂为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发疹性疾病,亦称水花,水疮,水疱,因其形态如痘,色泽明净如水泡而名。水痘之名最早见于《医说》中:“其疱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者,谓之水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两季,儿童时期任何年龄皆可发病,而以1~4岁为多,因其传染性很强,容易散发流行。水痘一般预后良好,愈后不留瘢痕,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其病因为风温时毒,经口鼻吸入,口鼻为肺之通道,肺主皮毛,主肃降。外邪袭肺,宣通肃降失常,邪郁于肺,故出现一系列肺卫症状,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利影响上源分布,挟邪外透肌表,故有皮肤水痘布露;水痘除由于外感天行时邪外,必有内蕴湿热之邪,其所以布发水疮者,与脾土有关,因此,病变部位,主要在于肺、脾两经。

因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湿困脾土,脾阳受遏,脾生湿,时邪与湿相传,透达皮肤,乃发为水痘。“水痘似正痘,外候面红唇赤,眼光如水,咳嗽喷嚏,涕唾稠粘,身热二、三日而出,明净如水泡,形如小豆,皮薄,痂结中心,圆晕更少,易出易靥,温之则痂难落而成烂疮,切忌姜椒辣物,并休浴冷水,犯之则成姜疥水肿”(《幼幼集成》)。临床一般分为卫气轻证和气营重证两种类型,卫气轻证可见发热轻微或无热,鼻塞流涕,偶有喷嚏及咳嗽,1~2日出疹,疹色红润,泡浆清亮。根盘红晕不着,点粒稀疏,此起彼落,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银翘散加减;气营重证可见口渴欲饮,面赤唇红,或伴有牙龈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舌生疮,神萎不振。水痘分布较密,根盘红晕较着,痘色紫暗,疱浆晦浊,舌苔黄糙而干,脉洪数,治宜清营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口渴、汗多,以气分为主者,加白汤,疹色深红者加紫草、山栀,疱浆混浊,加黄连、紫花地丁。

皮肤抓破,可用青黛散外扑,消炎解毒以助结痂。不宜洗浴或接触冷水,以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忌食姜椒辣物,常饮绿豆汤,有清热解毒作用。

上一篇:水晶花 下一篇:水痘样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