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扛板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141页(860字)

中药名。

见《万病回春》。别名:老利、方胜板、不过。

为蓼科植物扛板归Polygonum perfoliatum L.的全草。

多年生蔓生草本,全体无毛。茎有棱,棱上有倒生钩刺,多分枝,绿色,有时带红色,长1~2米。叶互生,近于三角形,长与宽均为2~5厘米,淡绿色,下面叶脉疏生钩刺,有时叶缘亦散生钩刺;叶柄盾状着生,几与叶片等长,有倒生钩刺;托鞘叶状,圆形或卵形,包茎、直径2~3厘米。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小,多数;具苞,每苞含2~4花;花被5裂,白色或淡红紫色,裂片卵形,不甚展开,随果实而增大,变为肉质;雄蕊8;雌蕊1,子房卵圆形,花柱3叉状。瘦果球形,径约3毫米,暗褐色,有光泽,包在蓝色花被内。

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本植物的根(扛板归根)亦供药用,见专条。

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干燥的全草,茎表面紫红色或紫棕色,光滑,有细直纵纹及众多倒生的刺,节处具托鞘碎落的环痕。折断面近方形,纤维性,黄白色,中有白色疏松的髓或小孔隙。叶片多已脱落,残留的叶呈焦黄绿色,多破碎皱缩,质脆易落。

花穗着生在顶端,萎落或宿存。气微弱,味淡。味酸、苦,性平。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

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内服:9~15克(鲜品21~45克),煎服。

外用:捣敷、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体质虚弱者慎服。

①治水肿胀:平地木9克,扛板归15克,车前草12克,天青地白草9克,路路通5个。打碎煎服(《救生苦海》)。②治急性扁桃体炎:石豆兰(兰科麦斛)30克,扛板归75克,一枝黄花15克。

水煎,分2次服,日1剂(《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瘰疬:扛板归21克,野南瓜根90克,瘦肉21克炖汤,以汤煎药。孕妇忌服(《江西民间草药》)。全草含黄酮甙、蒽甙、强心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鞣质和糖类(蔗糖约7.48%,还原糖约3.4%、淀粉2.884%)。种子含油3.3%。瘦果含油12.47%。

上一篇:夹裹 下一篇:扛板归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