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上册

伤寒与副伤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216页(2382字)

内科病名。

伤寒与副伤寒(甲、乙、丙),分别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为多,青壮年及小儿发病率较高。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类似,一般较伤寒轻。伤寒与副伤寒均属中医学温病范畴,属湿温为病。现代医学认为: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的病原体,分别是伤寒杆菌和副伤寒甲、乙、丙杆菌,都属于沙门氏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此杆菌不分泌外毒素,但当菌体分解时可产生强烈的内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病人及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或带菌者从大小便排出菌体污染水源或食物而引起本病流行,散发病例以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较常见,苍蝇可起机械传播病菌的作用。

副伤寒一般以借食物传染者较多,因其菌体附于食物中,能生存较长时间,其毒素又不易为热力破坏,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较稳固免疫力,很少再次得病。本病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结合有关流行病学资料,如流行季节、地区、接触病人史等,临床表现以持续发热,特殊中毒状态,腹胀等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脾脏肿大,蔷薇疹等为特点。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数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细菌培养获伤寒杆菌。

伤寒血清凝集反应阳性。伤寒病起病缓慢,潜伏期在5~40天,平均为10~14天。

发病初期第一周内有轻微先驱症状,如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或伴咽峡炎及咳嗽。

恶寒发热,体温达39~40℃,表情淡漠,便秘腹胀,脉搏相对缓慢。发病后第二、三周,初期症状更显着。

发热持续不退,多数呈稽留热型。表情呆滞,听力减退,耳鸣,嗜睡,意识不清,蔷薇疹,重者可有出血性皮疹,大汗后可出现白痱。

食欲明显减退,腹胀,腹泻,肝脾肿大。重症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发病后第四周,患者全身衰弱,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其它症状也见缓解。发病后第五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改善,常有饥饿感。

副伤寒甲、乙、丙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类似,潜伏期较短,一般为8~10天,发病急,体温上升快而波动较大,消化道症状明显,肠道并发症较少,皮疹出现早且多,病程较短,除副伤寒丙的败血症型外,中毒症状较轻。本病常并发有肠出血:占伤寒病例的5%~15%。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3周。可大便隐血以至大量血便。

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退,很快回升,患者出现休克状态,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增快,血压降低;肠穿孔:发病率约2%~4%,多发生在病程第3周。穿孔前先有腹泻,腹胀,或肠出血。

穿孔时,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脉搏细数,体温初降后升。腹膜炎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等体征出现。

X线检查可见腹腔内有游离气体,血白细胞增高;心肌炎:有严重毒血症者大多有中毒性心肌炎。

血压下降,休克、脉细数。心脏听诊见第一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奔律,心电图有明显的T波与ST段改变。少数可并发急性胆囊炎、中毒性肝炎、血栓性静脉炎、肾盂炎、膀胱炎、骨髓炎、伤寒杆菌脑膜炎、中毒性精神病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恣食生冷甘肥,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内湿停聚;复感时令湿热之邪,内外相合酿成本病。发病初期,邪在卫分。

湿遏卫阳者:症见恶寒无汗,发热,身热不扬,头重如裹,食欲减退,四肢酸困,肌肉烦疼,乏力,舌苔白腻,脉缓或濡。治宜芳香化湿、疏中解表,方选藿朴夏苓汤加减、或银翘香连汤加减;发病极期,邪在气营。

湿热重着者:若气分湿重于热者,症见身热不扬,午后加重,头身困重,疲乏呆钝,胸闷脘痞,渴不思饮,腹胀便溏,苔白腻或兼黄,脉濡,治宜宣气化湿清热,方选三仁汤加味。若气分热重于湿者,症见壮热渴饮,脘痞身重,面赤大汗,嗜睡重听,神疲呆滞,苔黄微腻,脉洪大。

治宜清热化湿,方选白加苍术汤加味,三石汤加味。若气分湿热并重者,症见高热不退,汗出不解,口渴饮不多,心烦脘痞,恶心呕逆,便溏溲赤,或见黄疸,或见白,面垢神志昏蒙,反应迟钝,嗜睡,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方选王氏连朴饮加味。若热在营血者,症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安,神昏谵语,斑疹隐隐,手足抽搐,舌红绛少苔。

如病情进一步发展,深入血分,则可见烦热躁扰,心悸,恶心,呕吐,腹胀,大便色黑如柏油,或剧烈腹痛,便下鲜血。

若出血不止,气随血脱则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短促,脉微细。如邪陷心包,则可见心悸,胸闷气短,脉结代。

甚则出现心阴阳欲脱之候。治法:在营宜清营泄热;入血宜凉血散血。方选清营汤加味以凉营生津清热。如热动肝风,用羚钩藤汤加石决明、止痉散、紫雪丹等。如血热炽盛,迫血妄行而出血者,方选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以凉血泻火止血。如出血不止,气随血脱者,或邪陷心包,心阴阳欲脱者,急予独参汤、参附汤、生脉散等益气养阴固脱。

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热病后期,气阴两伤,余邪未尽者:症见全身衰弱,低热或热已净,疲乏无力,思食欲饮,形体消瘦,少气懒言,舌嫩红,苔光剥,脉细弱。治宜益气生津,方选生脉散合竹叶石膏汤。

现代研究:近年中医药治疗肠伤寒取得一定疗效。在单味药的应用方面,有人以黄连粉内服观察,完全退热时间平均5.6天。有人以七寸金观察退热效果良好。有人用苍耳草煎剂观察,退热时间多在3~8天,肝脾肿大一般在服药后5~7天消失,其中7例血、粪、胆汁伤寒杆菌培养阳性者,治愈后全部转阴。

另外,关于肠伤寒的中医治疗是否可用下法的问题,尚存不同观点之争议。有人认为不仅可下,而且须及早用下以“去邪撤热”;早用攻下不仅不致引起肠出血,而且有可能减少肠伤寒的并发症。应用大黄只要掌握时机,确能起到消炎清肠的作用而不致产生不良后果。近年来的经验亦证明,清热通利法能迅速排泄邪热毒素,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有报道用下法治疗伤寒,无一例并发肠出血,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不失其时地使用下法,可以看作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上一篇:伤寒亡阳 下一篇:中医辞海上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