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上册》第1254页(1212字)
中药名。
见《雷公炮炙论》。别名:骐驎竭、麒麟血、木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分布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我国广东、台湾亦有种植。
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亦有将树干砍破或钻以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
用火燃之,冒烟呛鼻。
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而咸,嚼之砂样。主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地。
此外,尚有索科特拉血竭,系龙舌兰科植物龙血树Dracaena ombet Kotschy的树脂,呈小泪滴状或碎块状,长不过2厘米,断面玻璃样,薄片酒红色。加热时无苯甲酸气味。产于东非。我国云南发现一种山铁树Pleomele cambodiana(Pier.ex Gagn.)Merr.et Chun,柬埔寨龙血树,其树脂与上述品种作用相同。
见山铁树叶条。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味甘咸,性平,有小毒。入心、肝经。
功能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本草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内服:研末,0.3~1克;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凡血病无瘀积者不必用。①治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麒麟竭30克,硫黄30克(细研)。捣罗为散,研令匀,以温酒调下3克(《圣惠方》)。
②治嵌甲疼痛:血竭末调敷之(《医林集要》)。③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各30克。
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摘元方》)。④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医林集要》)。麒麟血竭中含红色树酯约57%,从中分离出结晶形红色素、血竭红素和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ZS)-5-甲氧基-6-甲基黄烷-7-醇、(ZS)-5-甲氧基黄烷-7-醇、2,4-二羟基-5-甲基-6-甲氧基查耳酮、2,4-二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另含松脂酸、异松脂酸、松香酸、去氢松香酸、山答腊松脂酸等。据报道尚分离得到紫檀醇及三萜类化合物。黄色血竭树脂烃约占14%。
国产血竭含红色树脂约80%以上。其成分经初步分析与进口的血竭相似。药理实验表明;血竭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报道内服血竭引起过敏反应,表现为周身瘙痒,四肢及胸背部皮肤潮红,压之退色,手脚有明显的血管神经性水肿,两侧脚面和小腿接连部各有大水泡1个,周围有豆粒大小水泡数十个,颜面发红,眼皮水肿,呼吸迫促,头晕等,经抗过敏治疗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