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烛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858页(2388字)

【名称出处】:《本草新编》

【概况】:

异名 南烛枝叶(《开宝本草》)。

基源 为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的叶。

原植物 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又名南竺、苞越桔(江苏),南烛(《中国植物志》)。

历史 乌饭树又名南烛,始载于《开宝本草》,曰:“南烛枝叶,味苦平,无毒……,取茎叶捣碎,渍汁浸梗米,九浸九蒸九暴,米粒紧小,正黑如瑿珠,袋盛之可适远方,日进一合,不饥,益颜色,坚筋骨,能行,取汁炊饭、名乌饭亦名乌草,亦名筋,言食之,健如牛筋也,色赤,一名文烛,生高山经冬不凋。”《纲目》载:“南烛吴、楚山中最多,叶似山矾,光滑而味酸涩。七月开小白花,结实如朴树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则紫色,内有细子,其味甘酸,小儿食之。”所述及其附图与今人乌饭树相符。

历代本草对南烛一名长期相混。宋《梦溪笔谈》、《图经本草》及清《纲目拾遗》中均把小檗科的南天竹误作南烛。

又《植物名实图考》所绘南烛图极似珍珠花Lyonia ovalifolia,因而日本学者把南烛误作Lyonia o valifolia,不少书籍沿用至今,应注意纠正。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m。幼枝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8mm,近无毛。

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4~9cm,宽2~4cm,顶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长4~10cm,序轴常密被短柔毛;苞片叶状,披针形,长0.5~2cm,宿存,稀脱落;小苞片2,线形;萼筒密被短柔毛,萼齿小;花冠白色,筒状坛形,长5~7mm,密被短柔毛;花丝被毛,花药顶端延伸出2长管,背面无芒;子房有毛。浆果直径5~8mm,熟时紫黑色,外面常被短柔毛,稀无毛。花果期6~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209页.图437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1400m的丘陵山地、常见于山坡林内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华东、中南和西南各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8~9月采收叶,拣净小枝及杂质,晒干。

药材产于江苏、浙江。

鉴别 叶长椭圆形至披针形,两端尖锐,边缘有疏细锯齿,多向背面反卷,长2~6cm,宽1~2.5cm,革质有光泽,上面暗棕色,主脉凹陷,下面棕色,主脉及侧脉均显着凸出。柄短,多向后弯曲。质脆。气弱,味涩而苦。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含无羁萜、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槲皮素、异荭草素(Isorientin)、对羟基桂皮酸、内消旋肌醇(meso-Myoinosttol)和三十烷[1],花色甙类、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等21种氨基酸,以及K、Ca、Mg、Mn等12种元素[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58 [2] 张宁硕士论文.江苏植物研究所,1993

【药性】:

性味 酸、涩,平。

①《开宝本草》:“苦,平。” ②《纲目》:“酸、涩。”

归经 《本草经疏》:“心、脾、肾经。”

功效 益精气,强筋骨,乌须发,明目,止泻。

①《本草拾遗》:“止泻除睡,强筋益气力。” ②《日华子本草》:“益肠胃,捣汁浸蒸,晒干服。” ③《本草汇言》:“益气添精,凉血养筋。”

主治 筋骨软弱,嗜睡困倦,鬓发早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熬膏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熟地、白术、山茱萸,治头发早白,肾阴不足。

②配金脊、杜仲,治腰膝无力。

方选和验方 ①南烛煎(《圣惠方》)治一切风疾,久服明目:南烛(春、夏取枝叶,秋、冬取根皮,拣择细锉)2500g,以水6000ml,慢火煎取1200ml。去渣,净锅中慢火煎如稀饧,即以瓷瓶装,每服以温酒调下20ml,日3服。

②《本草新编》:“治头发早白:春间取南烛叶10kg,用蒸笼在饭锅蒸之,晒干为末。大约500g南烛叶末加入桑叶500g,熟地、白术各1000g,花椒90g,山茱萸、白果各500g。研末,蜜丸。每服丸30g,日2服。”。【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南烛,《本经》言其味苦气平,性无毒。然尝其味亦多带涩,其气平者,平即凉也。《十剂》云,涩可去脱,非其味带涩,则不能止泄,非其气本凉,则不能变白。发者,血之余也;颜色者,血之华也。血热则鬓发早白而颜枯槁;脾弱则困倦嗜卧而气力不长;肾虚则筋骨软弱而步行不前。

入心凉血,入脾益气,入肾添精,其云却老,非虚语矣。凡变白之药,多是气味苦寒,有碍脾胃,惟南烛气味和平,兼能益脾。”“南烛同旱莲草、没食子、地黄、桑椹、枸杞、山茱萸、何首乌、白蒺藜,为乌须发之圣药,气味和平,性复无毒,除变白外,无他用。”

上一篇:南烛子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