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枫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1990页(1925字)

【名称出处】:《陆川本草》

【概况】:

异名 秋风(《桂海虞衡志》),水梁木、三叶红、鸭脚枫、千金不倒(《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过冬梨(《福州中草药》)。

基源 为大戟科重阳木属植物秋枫的根、树皮、枝叶。重阳木属全世界仅有3种;中国均有,皆入药。

原植物 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B.trifoliata(Roxb.)Hook.f.],又名胡桐、红桐、茄冬树、赤木(《中国树木分类学》)。

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0m。

叶互生,由3小叶组成掌状复叶,总叶柄长7~10cm;小叶片卵形至椭圆状卵形,纸质,长8~15cm,宽4~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小,单性,雌雄异株,花淡绿色,无花瓣,萼片5,覆瓦状排列,雄花有雄蕊5,退化子房盾状;雌花萼片早落,有退化雄蕊5,子房3~4室,每室有2胚珠,花柱3,线形,不分裂。

果实浆果状,球形,肉质,大如豌豆,褐色或淡红色。种子长圆形,胚乳肉质。

花期4~5月,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下册.1663页.3426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低海拔的旷地,尤以河边堤岸,湿润肥沃的砂质壤土最为适宜。也常见栽植于庭院中或作为行道绿化树。分布于陕西、华东、中南以及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根、树皮、枝叶。

【化学】:

茎含无羁萜(Friedelin)、无羁萜醇(Friedelinol)、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inol)、β-谷甾醇及β-谷甾醇-β-O葡萄糖甙。

叶除上述成分外尚有三十一烷、无羁萜醇乙酸酯(Friedelinol acetate)、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和右旋3α-羟基无羁萜酮((+)-Roxburgholone)[1,2]

根含β-香树脂醇、乌苏酸(Ursolicacid)和β-谷甾醇。种子含不干性油26.21%、脂肪酸为花生油酸54.9%、油酸18.4%、亚油酸15.4%、棕榈酸8.0%、硬脂酸3.2%所组成[3]

另含正三十烷(n-Triacontan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和Chrysoeriol[4]

参考文献 [1] 中草药 1987;18(6):10 [2] 中草药 1989;20(6):47 [3] Aust J Chem 1968;21(6):1675 [4] Pharmazie 1988;43(3):222。【药性】:

性味 ①《陆川本草》:“辛、苦,微温。” ②《泉州本草》:“辛、涩,温。”

主治 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祛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 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 ③《广西药用植物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泉州本草》:“治膈食反胃:秋枫木60g,桃寄生、苦杏仁、白毛藤、水剑草、鹿含草各15g。水750ml煎300ml,分4份,每隔2小时泡乌糖服1份。1日4次,服完为1剂量。连续服用至10余日。

服药期间忌食、鸭蛋。

”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传染性肝炎:秋枫木鲜叶60g,合欢皮15g,积雪草30g,冰糖15g。水炖服。

”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咽喉炎:鲜秋枫木叶、荸荠各30g。捣烂取汁内服。

单方应用 ①《泉州本草》:“治痈疽、无名肿毒:鲜秋枫木叶,捣烂敷患处。”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肺炎:鲜秋枫木叶30~60g,捣烂取汁,调蜜内服。” ③《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骨痛:秋枫木根或树皮9~15g,浸酒服,并用药酒外擦。”

上一篇:秋茄树 下一篇:秋海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