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崖豆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308页(665字)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毒藤(广西),白药根(《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基源 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毛蕊崖豆藤的根、茎和种子。

原植物 毛蕊崖豆藤Millettia pachyloba Drake

形态 攀援灌木。

嫩枝被毛。羽状复叶,长15~25cm;小叶9~11,倒卵形,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16cm,宽3~6.5cm,先端钝圆,微凹,基部近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被黄褐色柔毛。总状花序腋生或圆锥花序顶生,长10~25cm;花3~6簇生于花序轴的节上,花长约1.5cm;花梗、花萼被黄褐色柔毛;花冠粉红色,具香味,旗瓣背面被金黄色茸毛,翼瓣和骨瓣背面被一束长硬毛;二体雄蕊,花丝无毛。荚果长圆形,膨胀,长5~9cm,宽3.5cm,厚2cm,果瓣厚木质,具皮孔,近无毛。

花期5~7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96页.图25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疏林或溪边灌丛。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药性】:

性味 根茎、种子:苦,温。

功效 祛风除湿;种子:消肿杀虫,敷疮。

主治 肺病,风湿痛,肌肉麻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