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657页(1522字)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老鼠眼(广东),鸟眼晴豆(浙江),老鼠豆(湖南)。
基源 为豆科鹿藿属植物鹿霍的茎和叶。
原植物 鹿藿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又名蔨、鹿豆(《尔雅》),豆、野绿豆(《纲目》)。
历史 本品始见于《本经》,载其性味。《唐本草》谓其:“所在有之,苗似豌豆,有蔓而长大,人取以为菜,亦微有豆气,故为鹿豆也。”《纲目》载其:“即野绿豆,多生麦地田野中,苗叶似绿豆而小,引蔓生,生熟皆可食。三月开淡粉紫色花,结小荚,其子大如椒子,黑色。
”以上描述与本品原植物之描述不符,有待进一步考证。
形态 草质藤本。植株被淡黄色柔毛。
三出羽状复叶;小叶卵状菱形或近菱形,长2.5~6cm,宽2~5.5cm;基部圆形,两面密被白柔毛;侧生小叶偏斜,先端钝,较小。
总状花序,萼钟状,萼齿5,披针形;花冠黄色;龙骨瓣具喙;二体雄蕊(9+1);子房被毛及腺点,胚珠2,花柱弯曲,柱头头状。荚果长圆形,长1.5cm,宽0.9cm,红紫色。
种子1~2粒,长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果期6~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07页.图274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650m杂草丛。分布于中国华东、湖南、湖北和广西等省区。。【生药】:
采集 5~6月采收茎叶,晒干。
【药性】:
性味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辛,平。” ②《新华本草纲要》:“根、叶:苦,平。” ③《本经》:“苦,平。”
归经 《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功效 消积散结,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强腰健骨,凉血、解毒。
止血。
主治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儿疳积,牙痛,神经性头痛,颈淋巴结结核,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痈疖肿毒,蛇咬伤。” ②《新华本草纲要》:“头痛,牙痛,瘰疬,痈肿,疖毒,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毒蛇咬伤。叶:牙痛,乳痛,刀伤出血。
” ③《本经》:“注女子腰腹痛不乐,肠痈,瘰疬,疡气。” ④江西《草药手册》:“祛痰,杀虫,祛风湿和血气。治肠痈,瘰疬,头痛,眼痛,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①江西《草药手册》:“治惯发性头痛,妇女产褥热:鹿藿9~21g,水煎服。” ③江西《草药手册》:“治瘰疬:鹿藿15g,豆腐适量,同煮服。” ③江西《草药手册》:“治流注,痈肿:鲜鹿藿叶适量,加白酒同捣敷患处。”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疳积,牙痛,神经性头痛,颈淋巴结结核,风湿性关节炎:鹿藿15~30g。水煎服。” ⑤《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痈疖肿毒,蛇咬伤:鲜鹿藿捣烂敷患处。”
。【医药家论述】:
缪希雍《本草经疏》:“鹿藿,解毒凉血之药也。故主肠痈瘰疬疡气。女人以血为主,血虚有热,则腰腹痛不乐,得苦凉之气,则热退而血得所养,故主女人腰腹痛不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