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660页(1680字)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概况】:
异名 华(舜华)(《说文解字》)、鼓子花(《纲目》)、打碗花(贵州)、打破碗花花(云南)。
基源 为旋花科打碗花属植物旋花和打破碗花的花。打碗花属植物全世界的25种;中国有5种,均供药用。
原植物 旋花Calystegia sepium(Linn.)R.Br.(Convolvulus sepium Linn.)和打破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Convolvulus scammonia Lour.)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载:“旋花《本经》列为上品,《尔雅》葍,陆机诗疏:幽州人谓燕,今北地俗名犹尔。《救荒本草》谓之葍子根……。
”所附图即为本品。
形态 旋花为多年生草本,全体不被毛。
茎缠绕,伸长,有细棱。叶形多变,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长4~10cm以上,宽2~6cm或更宽,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戟形或心形,全缘或基部稍伸展为具2~3个大齿缺的裂片;叶柄常短于叶片或两者近等长。花腋生,1朵;花梗通常稍长于叶柄,长达10cm,有细棱或有时具狭翅;苞片宽卵形,长1.5~2.3cm,顶端锐尖;萼片卵形,长1.2~1.6cm,顶端渐尖或有时锐尖;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时淡红或紫色,漏斗状,长5~6cm,冠檐微裂;雄蕊花丝基部扩太,被小鳞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裂片卵形,扁,蒴果卵形,长约1cm,为增大宿存的苞片和萼片所包被。种子黑褐色,长4mm,表面有小疣。花期6~7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4卷.1分册.48页.图版11图(1))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溪边草丛,农田边或山坡林缘,海拔140~2080m。
中国大部份地区均有分布。
打破碗花与旋花的主要区别是:植株通常矮小铺地;苞片较小,长0.8~1.6cm;宿萼及苞片与果近等长或稍短。花期5~10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525页.图5004)为农田、荒地、路旁常见的杂草。
中国各地都有分布。
。【生药】:
采集 5~7月采摘花朵,晒干。
【化学】:
旋花茎叶含山柰酚-3-鼠李葡萄糖甙和皂甙等。打碗花叶、花含山柰酚-3-半乳糖甙,根茎含淀粉17%,但不含防己内酯(Columbin)、掌叶防已碱(Palmatine),有文献误载含该两成分。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466~467
【药性】:
性味 甘、微苦,温。
①《本经》:“甘,温。” ②《纲目》:“甘、滑、微苦。” ③《新华本草纲要》:“花:甘、微苦,温。”
功效 有益气,去面皯黑色。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外用治牙痛。”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太乙金锁丹(《瑞竹堂经验方》)治精髓虚损:五色龙骨、覆盆子各150g,莲花蕊(未开者,阴干)125g,旋花90g,鸡头子仁100个,同研为末,用金樱子(去皮)200枚同捣和丸如梧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盐酒下。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牙痛:打碗花(鲜花)1g,白胡椒0.3g 将打碗花捣烂,白胡椒研成细粉,两药混匀,塞入龋齿蛀孔;风火牙痛放在痛牙处,上下牙咬紧,几分钟后吐出漱口,1次不愈,再使用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