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鹅脚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846页(1202字)
【名称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小紫花菜(浙江)。
基源 当伞形科变豆菜属植物直刺变豆菜的全草。
原植物 直刺变豆菜Sanicula orthacantha S.Moore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35(~50)cm。根茎短而粗壮,径0.5~1cm,有多数细长侧根。茎1~6,直立,上部分枝。茎生叶少至多数,叶柄长5~26cm,细弱;叶片圆心形或心状五角形,长2~7cm,宽1~4cm,侧裂片斜楔状倒卵形,通常2裂至中部或近基部,内裂片的形状与中间裂片相同,外裂片较小,所有裂片的表面为绿色,背面淡绿色或沿脉处呈淡紫红色,顶端2~3浅裂,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刺毛状齿;茎生叶略小,有柄;叶片掌状3全裂。花序通常2~3分枝,在分叉处或在侧枝上有时有一短缩的分枝;总苞片3~5,大小不等,长约2cm;伞形花序3~8;伞辐长3~8mm;小总苞片约5,线形或钻形;小伞形花序有花6~7,雄花5~6;花柄长2~3.5mm;萼齿窄线形或刺毛状,长0.5~1mm,顶端尖锐;花瓣白色、淡蓝色或紫红色,倒卵形,长1~1.8mm,宽0.8~1.2mm,顶端内凹的舌片呈三角状;花丝略长于花瓣;两性花1,无柄;萼齿和花瓣形状同雄花;花柱长3.5~4mm,向外反曲。
果实卵形,长2.5~3mm,宽2~2.5mm,外面有直而短的皮刺,皮刺不呈钩状,有时皮刺基部连成薄层。分生果侧扁,横剖面略呈圆形;油管不明显。
花果期4~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52页.图版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60~3200m的山涧林下、路旁、沟谷及溪边等处。
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生药】:
采集 春、夏季采收全草,晒干。
【药性】:
性味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苦,温。”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温。”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四川常用中草药》:“治麻疹后热毒未尽,耳热搔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黑鹅脚板捣烂,敷患处。”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治麻疹后热毒未尽,耳热瘙痒:黑鹅脚板9~15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