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草根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015页(1025字)

【名称出处】:《福建中草药》

【概况】:

异名 白石薯、田薯(《福建中草药》),石薯、软骨石薯(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细叶贯菜子、干菜子、指甲薯(福建)。

基源 为荨麻科墙草属植物墙草的根。墙草属全世界有30种,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中国仅1种,药用。

原植物 墙草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又名小花墙草(《东北草本植物志》)。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约30cm。茎肉质,细弱,近直立或平卧,被微柔毛,多分枝,稀不分枝。

叶互生;叶柄长2~15mm;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0.5~3cm,宽0.3~2cm,顶端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两面疏生短毛,钟乳体点状;基出脉3条。花杂形,有短柄,1或数朵腋生;苞片狭披针形;两性花直径约1mm,花被片4,狭椭圆形;雄蕊4,与花被片对生;雌花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

瘦果卵形,长约1mm,扁,黑褐色,光滑。花期夏季。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525页.图1049)

生境与分布 生于阴湿的多石处或草地。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南及陕西、甘肃、青海、福建、湖北、湖南。

。【生药】:

采集 全年均可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及泥土,多为鲜用。

【药性】:

性味 苦、酸,平。

主治 拔脓消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敷患处。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①《福建中草药》:“治痈疽疔疖:墙草鲜根,捣烂调蜜摊在消毒纱布上,敷患处。” ②《福建中草药》:“治足底挫伤瘀血或脓肿(俗名重底):墙草根、葱头、石灰同捣烂,敷患处。” ③《福建药物志》:“治风毒流注:墙草鲜根、南岭荛花鲜叶各等量,捣烂敷患处。” ④《福建药物志》:“治背痈:墙草鲜根块、紫花地丁各30g,酌加地瓜酒炖服;另取墙草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⑤《实用中草药》:“治秃疮、睾丸炎、脓疡:墙草鲜根30g。水煎服。”

上一篇:碧桃干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