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3206页(2124字)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莱(《诗经》),厘、蔓华(《尔雅》),蒙华(《尔雅》郭璞),鹤顶草(《土宿本草》),红落藜、舜芒谷(《救荒本草》),红心灰藋(《庚辛玉册》),落藜、胭脂菜(《纲目》),灰苋菜(《四川中药志》),灰藋、灰蓼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灰藜、灰菜、灰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基源 为藜科藜属植物藜的幼嫩全草。
原植物 藜Chenopodium album L.,又名野灰菜、蓬子菜(山西),猪灰头菜、灰堆头菜(上海)、粉仔菜(广东),银粉菜(云南)。
历史 《纲目》载:“灰藋处处原野有之。四月生苗,茎有紫红线棱,叶尖有刻,面赤背白,茎心,嫩叶背面皆有白灰,……七八月开细白花,结实簇大如球,中有细子……”。
所指即本种。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120cm。茎直立,粗壮,有沟纹和绿色或紫红色条纹;多分枝,枝上升或开展。叶片长3~7cm,宽2~6cm,有长柄;下部的叶片菱状三角形,顶端钝,有不规则牙齿或浅齿,基部楔形;上部的叶片披针形,尖锐,全缘或稍有牙齿;叶片两面都有粉粒,以背面和幼时较多。花两性,簇生,成密或疏圆锥花序;花小,黄绿色;花被5,宽卵形或椭圆形,具纵隆脊或膜质边缘,先端钝或微凹;雄蕊5;柱头2。胞果光滑,完全包在花被内,果皮有小泡状皱纹或近平滑。种子横生,双凸镜状,黑色,光亮,表面有不明显的沟纹及点洼;胚环形。花期6~9月,果熟期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第578页.图1156)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荒地、山地、宅边等地。
。【生药】:采集 6~7月采收,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化学】:
全草含挥发油。
叶含脂肪油,主要含棕榈酸、二十四烷酸、油酸、亚油酸、谷甾醇、二十九烷、22-二氢菠菜甾醇、豆甾醇、菜甾醇、花椒毒素、三十醇、前胡内酯(Imperatorin)、东莨菪素[1,2,3]。 根含β-蜕皮甾醇、水龙骨甾醇B(Polypodine B)、甜菜碱、氨基酸、甾醇、油脂等[1,4]。 果实含阿魏酸(Ferul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1]。
种子含油5.54%~14.86%,又含柳杉二醇(Cryptomeridiol)、8-α-乙酰氧柳杉二醇(8-α-Acetoxycryptomeridiol)、齐敦果酸(Oleanolic acid)、甾醇、亮氨酸、淀粉约40%[1,5]。其胞果在江苏多用为中药“地肤子”[1]。另参见藜茎。
参考文献 [1] 南京药学院 中草药学 中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6:180 [2] CA 1985;103:138637q [3] CA 1986;104:17697w [4] CA 1982;96:159355y [5] Fitoterapia 1991;62(2):178(CA,1991;115:228378h)
。【药性】:性味 ①《纲目》:“甘,平,微毒。” ②《新华本草纲要》:“幼嫩全草、味甘,性平。”
功效 清热,利湿,杀虫。
主治 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
①《本草拾遗》:“杀虫。” 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煎水漱口或熏洗或捣涂。
使用注意 《全国中草药汇编》:“服本品后,在强烈阳光下照射,可能引起日光性皮炎。”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①《圣惠方》:“治白癜风:红灰藋3000g,茄子根茎1800g,苍耳根茎3000g,并晒干烧灰,以水10000ml煎汤淋汁,将汁熬成膏。另以乳香20g,铅霜0.2g,腻粉0.20g,相和入干膏内另用炼成黄牛脂75g合上膏和匀,每日3次涂患处。” ②《纲目》:“去疣赘,黑子,蚀恶肉:红灰藋茎烧灰和荻蒿灰等份,水和蒸取汁煎膏,点敷。”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皮肤湿毒,周身发痒:灰藋全草、野菊花等量,煎汤熏洗。”
单方应用 ①《上海常用中草药》:“治痢疾腹泻:灰藋全草30~60g,煎水服。”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疥癣湿疮:灰菜茎叶,煮汤洗。(捣烂外涂治毒虫咬。
)” 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龋齿:鲜灰菜适量,煎水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