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香薷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21页(2121字)

【名称出处】:《新华本草纲要》

【概况】:

异名 石荠苎(《植物名实图考》),痱子草(四川、江西、福建),土荆芥(广东、广西),野薄荷(湖北、湖南、福建)。

基源 为唇形科石荠苎属植物小仙草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小鱼仙草Mosla dianthera(Buch-Ham.)Maxim.[Orthodon diantherus(Buch-Ham.)Hand.-Mazz.;Mosla remoti flora Sun],又名野荆芥(广东、广西、江西),月味草(广东)。

历史 《植物名实图考》载:“石荠苎滇南呼为小鱼仙草。”观其图应为本种。

而所引《本草拾遗》的文字描述,则应如同属植物的石荠苎Mosla scabra(Thunb.)C.Y.Wu et H.W.Li。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50cm,揉碎后有香气。

茎直立,四棱形,多分枝,被灰白色柔毛。单叶对生;具柄;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4cm,宽1~2cm,边缘有牙齿,两面近无毛,均有金黄色透明腺点。

花常2朵对生,集成花轮,排成间断的假总状花序,生于枝顶;苞片针状或条状披针形;萼钟状,5齿裂,上唇3齿,中齿较短,下唇2齿披针形,果时萼增大;花冠2唇形,长4~5mm,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具圆齿;雄蕊2,假雄蕊2。

小坚果近球形,具疏雕纹。花果期5~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299页.图版6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75~2300m的山坡、路旁或水边。

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越南、来西亚、日本(南部)也有分布。药材名大叶香薷。四川个别地区自采自销。

。【化学】:

全草含挥发油1.3%(干重),共分离出37个成分,鉴定出12个:二氢芹酮(Dihydrocarvon)、香荆芥酚(Carvacrol)、榄香酯素(Elemicine)、细辛脑(Asarone)、芹菜脑(Apiole)、莳萝脑(Dillapiole)、烯(Copaene)、α-香柠檬烯(α-Bergamotene)、α-石竹烯(α-Caryophyllene)、γ-杜松烯(γ-Cadinene)、三环倍半萜烯和单环倍半萜烯。

占挥发油总量的98%。其中倍半萜约占62%,酚酯类化合物约32%,单萜类不到5%[1]。挥发油中还含按油精、d-芳樟醇、d-苎烯、α-丁香烯及荠苎烯(Orthodene)等萜类化合物[2]。又含对-聚伞花素(百里香素)(p-Cymene)[3]

参考文献 [1] 云南植物研究 1989;11(2):187 [2] 中草药学.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35 [3]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94。【药理】:

香荆芥酚与百里香素的药理作用相似,有杀菌、杀真菌作用;刺激性较强,易吸水,可引起呕吐、腹泻,动物po LD50为0.1~lg/kg,由于肝脏变性,可于数日或数周内死亡。

参考文献 A Manual of pharmaioloy.W.B.Saunders Company,8Ed.1957:228

【药性】:

性味 苦、微辛,温、平。

功效 疏风散寒,温中理气,止痛利湿。

主治 伤暑腹胀,痧气疼痛,四时感冒,湿疹搔痒,痔瘘下血,滴虫性阴道炎。 ①《常用中草药配方》:“祛风顺气,温中止痛。治伤暑腹胀,痧气作痛,痔瘘下血。

外用杀虫止痒。治湿疹风痒,滴虫性阴道炎。

” ②《广西植物名录》:“散寒发表,祛风止痒。治感冒发热,皮肤湿疹,瘙痒,热痱。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常用中草药配方》:“治伤风感冒:大叶香薷、紫苏各9g,生姜6g,四香葱2根。水煎服。” ②《常用中草药配方》:“治伤暑呕吐,头痛腹痛:大叶香薷、厚朴、白扁豆各9g,十大功劳叶15g。水煎服。

” ③《常用中草药配方》:“治痔疮肿痛:鲜大叶香薷、鲜白花石蚕、鲜鸭跖草。捣烂敷患处。” ④《常用中草药配方》:“治阴道作痒:大叶香薷、桉叶各60g,煎水1000ml,冲洗阴道。” ⑤《常用中草药配方》:“治皮肤湿疹:鲜大叶香薷、鲜旱莲草、鲜山矾叶、鲜志木树叶,共捣烂,绞汁外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