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萹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216页(1180字)

【名称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概况】:

基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腋花蓼的全草。

原植物 腋花蓼Polygonum plebeium R.Br.,又名习见蓼(《贵州植物志》)。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匍匐状,多分枝,长15~30cm,枝披散,表面有沟纹,无毛或近于无毛,节间短,通常短于叶。叶互生,无柄,叶片线形、卵状披针形或稍呈匙形,长6~18mm,宽2~5mm,先端钝,茎部有时渐狭成一短柄;托叶鞘膜质透明.边缘呈撕裂状,无脉纹或脉纹不明显。

花极小,具短柄;1~3朵花簇生于托叶鞘内;花被长不及2mm,5深裂,裂片长圆形,绿色,边缘白色,雄蕊5,中部以下与花被合生。子房1,花柱3。

瘦果卵形,黑色,有光泽,全部包被在宿存的花被内。花果期6~7月。(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259页.0518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原野,荒地,路旁。分布于长江以南及河北、陕西、台湾。

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及欧洲的热带地区皆有分布。

【生药】:

采集 开花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产四川。

鉴别 本品与萹蓄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较细弱;叶短小,长1~2.5cm,宽5mm;瘦果表面平滑。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花含齐墩果酸、白棒脂酸、表无羁萜醇(Epi-friedelanol)、β-谷甾醇[1]、斛皮素、槲皮素3-0-阿拉伯糖甙和槲皮素3-0-芸香糖甙[2]

参考文献 [1] CA 1976;85;156500d [2] CA 1978;89:193830q

【药性】:

性味 苦,平。

归经 入肝、脾、胃、大肠经。

功效 利尿通淋,化湿杀虫。

主治 恶疮疥癣,阴蚀,蛔虫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黄疸:小烂蓄配桂枝或苦荞叶,煎服。” 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尿路感染和结石:小萹蓄、先蒿、瞿麦煎服。”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蛔虫上攻:小萹蓄配醋蒸服。”

上一篇:小巢菜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