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莴苣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253页(1399字)
【名称出处】:《救荒本草》
【概况】:
异名 苦芥菜、苦菜(《中国药用植物图鉴》),野莴苣(《杭州药用植物志》),驴干粮、苦马菜、野大烟(《河南中草药手册》)。
基源 为菊科莴苣属植物山莴苣的全草。莴苣属全世界约100余种,中国有40余种。
原植物 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
形态 一二年生草本,有1至数条粗壮主根。茎直立,高80~150cm,通常无毛,单一或上部分枝。
叶无柄,基部略抱茎,叶形多变化,披针形、线状披针形至线形,长10~30cm,宽1.5~8cm,不分裂、羽状或倒向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状针刺,无毛或背面主脉具疏毛;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头状花序直径约2cm,在茎枝顶端排成宽或窄的圆锥花序;总苞圆柱形,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中层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内层长圆形,长1~1.3cm,宽约1.5cm;舌状花淡黄色或白色。
瘦果黑色,压扁,边缘宽成翅状,内弯,每面仅有1条纵肋,喙短而明显,长约1mm;冠毛白色,长约8mm,刚毛状,粗糙。花果期9~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692页.图679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600~1800m的山坡草地、路旁、田间或灌丛中。
除中国西北地区外,各地都有分布。
朝鲜、日本、原苏联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 春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山莴苣含β-香树脂醇(β-Amyrin)、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计曼尼醇(Germanicol)等三萜化合物,尚含有豆甾醇、β-谷甾醇、高级脂肪醇等成分[1]。另还含有黄酮类成分[2],如芹菜素、芹菜素-7-葡萄糖甙、芹菜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刺槐素-7-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槲皮甙等化合物。
参考文献 [1] Phytochemistry 1971;10:899 [2] CA 1978;88;186096f
【药理】:
所含的豆甾醇可明显降低小鸡血中胆甾醇,而对心和肝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J Pharm Sci 1979;68(2):245
【药性】:
性味 苦,寒。
①《救荒本草》:“微苦。”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寒。”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主治 阑尾炎,扁桃体炎,宫颈炎,产后瘀血作痛,崩漏,痔疮下血,疮疔肿毒。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茎、叶煎服,可以解热;粉末涂搽,可除去疣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研末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