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半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472页(2415字)
【名称出处】:《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概况】:
异名 土半夏、半夏、田三七、疯狗薯(广西)。
基源 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犁头尖属全世界约35种,中国约13种。
原植物 鞭檐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
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形、圆锥形或倒卵形,直径1~2cm,上部周围密生长2~4cm的肉质根。叶和花序同时抽出。
叶3~4,叶柄长15~30cm,中部以下具宽鞘,基部鞘宽达1.5~2cm;叶片戟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或下延,前裂片长5~14cm,宽2~4cm,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倒裂片向外水平伸展或下倾,长三角形,长4~5cm,宽3~5mm,侧脉4~5对,其中1对基出,均上举,表面略隆起,背面不明显,2级侧脉和网脉极纤细,集合脉2条,外圈靠近边缘,内圈与边缘相距3~5mm。花序柄细,长5~10(~20)cm;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5~2.5cm,直径1.2~2cm;檐部绿色至绿白色,披针形,常仲长卷曲为长鞭状或较短而渐尖,长7.5~25cm,下部展平,宽5~8cm。
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或长,有时极长,达20余cm,雌花序卵形,长1.5~1.8cm,下部粗8~10mm;中性花序长约1.7cm;雄花序长5~6mm,黄色;附属器淡黄绿色,具长约2.5mm的柄,下部为长圆锥形,向上为细长的线形,共长16~17cm,基部粗约5mm;雄花:雄蕊2,药室近圆球形;雌花: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花柱不存在,柱头小。中性花:中部以下的棒状,长达4mm,上弯,黄色,先端紫色;上部的锥形,长2~3mm,淡黄色,下倾并有时内弯。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5月。(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44页,图3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溪浅水中、水田或田边以及其它湿地。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
孟加拉、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至印度尼西亚、帝汶岛、东至菲律宾也有分布。。【生药】:
采集 秋、冬季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洗净,晒干。
或于采挖后将块茎放入竹筐内,用扎有稻草的木棒在流水中反复推搓,除去外皮,冲洗干净,晒干。也可在采挖后将块茎放在缸内,加入适量清水,加谷壳或玉米心碎块拌匀后,用木棒反复搅拌,去掉外皮,冲洗干净,晒干。药材主产广西贵县、横县。
鉴别
性状 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高0.8~3cm,直径05~1.5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略有皱纹,并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细小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凸起的叶痕和芽痕,黄棕色,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辣,麻舌而刺喉。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 粉末:类白色,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①淀粉粒为粉末的主体。
单粒少,圆球形或卵圆形,直径3~14μm,脐点点状、人字状、短缝状或三叉状,层纹多不明显;复粒较多,由2~7(~11)分粒组成,有的分粒大小悬殊。
②草酸钙针晶有的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一个细胞中常有数束呈不同方向交错排列,针晶长14~72μm,粗约至2μm;粘液细胞大,呈类圆形,直径约至306μm。 ③薄壁细胞呈类长圆形,直径20~72μm,常皱缩,有的胞腔内含红棕色物。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图96)
加工炮制 取净水半夏浸漂,每日换水1~2次,翻动一次,至内无白心时,取出,沥干,切厚片,加姜汁拌匀,吸尽,再加白矾粉拌匀,置缸内腌2~3天,然后沿缸边缓缓加入清水至超过药面约10cm,注意不使白矾冲入缸底,继续腌3~4天,至口尝微有麻辣感时,取出,洗去白矾,干燥。每水半夏100kg,用生姜18kg,白矾20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有机酸如琥珀酸(Succinic acid)、酚类、鞣质、β-谷甾醇、水溶性生物碱等[1~3]。
参考文献 [1]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75-1979,科学出版社,1986:207 [2]中成药研究 1986;(11):14 [3]中国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
【药理】:
水半夏与半夏相似:其生品混悬液,能使家鸽呕吐;经新法(8%矾水浸剂)、老法(矾水浸煮)炮制后,同样剂量时,家鸽均未见呕吐。生品混悬液比较,二者均有非常显着的粘膜刺激,而炮制后则有明显降低;水半夏的毒性较半夏更低(10g/kg,连续给药5d后对小鼠的实质性器官均未发现病理改变;剂量增至45g/kg时,10只小鼠中灌服生半夏者有5只死亡,而服生水半夏者无一死亡)。
参考文献 新医药杂志1977;(7):38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毒。
功效 燥湿,化痰,止咳。
主治 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