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枝苋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582页(1049字)

【名称出处】:《中国植物志》

【概况】:

基源 为苋科苋属植物反枝苋的全草。

苋属全世界约40种;中国约13种,7种供药用。

原植物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又名西风谷(《中国北部植物图志》)。

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20~80cm。

茎直立,稍具钝棱,密生短柔毛。

叶互生,菱状卵形或椭圆卵形,长5~12cm,宽2~5cm,顶端微凸,具小芒尖,两面和边缘有柔毛,全缘或波状缘;叶柄长15~5.5cm。花单性或杂性,集成顶生和腋生的圆锥花序,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顶生花穗较侧生者长;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钻形,背面有1骨状突起;花被片5,白色,具一淡绿色中脉;雄花的雄蕊5,比花被片稍长;雌花花柱3,内侧有小齿。

胞果扁球形,小.淡绿色,盖裂,包裹在宿存花被内。种子近球形,直径约1mm,棕色或黑色,边缘钝。

花期7~8月,果期8~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605页.图1219)

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园边、农地旁及村落草地上;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及山东、江苏。原产美洲热带,现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

【化学】:

全草含芸香甙、黄酮甙及葡萄糖和麦芽糖。

尚含微量生物碱、皂甙和矢车菊素(Cyanidin)[4]。根、叶、茎和花中含胆碱(Choline)、甜菜碱(Betaine)、胡芦巴碱(Trigonelline)等季铵类化合物及硝酸盐[1]。根中尚有挥发油约13%和三萜皂甙[2]。种子中含脂肪油、三萜皂甙。

叶含维生素C、亚油酸、亚油烯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及豆蔻酸等多种脂肪酸[2]

参考文献 [1]中草药学 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188 [2]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321

【药性】:

性味 《长白山植物药志》:“种子:淡,平。”

功效 祛风湿,清肝火。

主治 《长白山植物药志》:“目赤肿痛,翳障,高血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