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猿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613页(946字)

【名称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异名 猿、猨(《纲目》),乌猿(《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 为猿科动物黑长臂猿的骨骼。

原动物 黑长臂猿Hylobates concolor(Harlan)

历史 《纲目》中对猿有过记载:“猨善援引,故谓之猿,俗作猿。产川、广深山中。似而大,其臂其长,……其色有青、白、玄、黄、绯数种。

其性静而仁慈,好食果食,其居多在林木,能越数丈,着地即泄泻死,……其行多群,其雄善啼,一鸣三声,凄切入人肝脾”范氏《桂海志》云:、猿有三种:金丝者,黄色:玉面者,黑色及身面俱黑者。”根据以上记述的形态特点、颜色、生活习性,生态分布等可以断定古代的“猿”为现代分类学中猴科的金丝猴和猿科的黑长臂猿、白掌猿、白眉长臂猿。但《纲目》中只记载猿的肉、血及脂入药,而没有骨骼入药的记载。《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骨骼有祛风健骨、活血的功效。

形态 猴形,体长约50cm。

前肢比后肢长,直立时手指几乎可触地,手指掌比脚趾掌长,无颊囊,尾退化。

成年雄体毛色全黑,雌体棕黄,仅头顶至后头留下一块黑斑。幼小时,雌雄两性多数黑色,也有浅棕或灰棕色。

到性成熟时雌性个体才逐渐退去黑色,变成棕黄色,雄性个体则终生黑色。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热带或热带性地区的原始森林中,群居,完全营树栖生活。叫声清晰嘹亮。起初二三声,继则音调加强加长而至高吭尖厉,末尾是狂欢似的短促续鸣,周而复始,长达二三十分钟。

。【药性】:

功效 《中国药用动物志》:“滋补壮阳,祛风健骨,活血。”

主治 体虚,阳痿,风湿痹痛,神经衰弱,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每100kg白米酒配3副乌猿骨,浸泡3个月。每天1~2次,每次10~50ml,随酒量大小而定;或3~6g浸酒服。

上一篇:乌榄根 下一篇:乌蔹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