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乌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747页(1851字)
【名称出处】:《中药志》
【概况】:
异名 草乌(东北、华北)。
基源 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北乌头的根。
原植物 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又名蓝靰鞡花(东北)。
历史 乌头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
吴普云:“乌头,形如乌之头也。有两歧相合如鸟之喙者,名曰鸟喙。喙即鸟之口也。
”而草乌头之名,始见于《纲目》,李时珍云:“此即乌头之野生他处者,俗谓之草乌头,亦曰竹节乌头,出江北者曰淮乌头……处处有之,根苗花实并与川乌头相同。”由此可见,历史所称之草乌,主要系乌头的野生种,李时珍所称生江北的淮乌头,除乌头外,还包括北乌头。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70~150cm。
块根通常2,偶有3个,倒圆锥形,长2.5~5cm,直径1~1.5cm,外皮黑褐色。茎直立,粗壮。
叶互生,具柄,叶片坚纸质,轮廓卵圆形,长6~14cm,宽8~19cm,3全裂几达基部,裂片菱形,再作深浅不等的羽状缺刻状分裂,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两面均无或上面疏被短毛。花总状或有时近窄圆锥花序,花序轴光滑无毛,或偶在花梗上被很稀疏的短毛;花萼蓝紫色,上萼片盔形,高1.5~2,5cm,宽0.9~1.3cm,咀稍向前平伸,侧萼片倒圆形,稍偏斜,长1.3~1.7cm,下萼片长圆形,长1~1.5cm;蜜叶2,有长爪,距拳卷;雄蕊多数;心皮通常5,罕为3~4,无毛。蓇葖果长1.3~1.6cm。种子多数。
花期7~9月,果期8~10月。(图见《中药志》.第1册.6页.彩图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地、丘陵草坡、林下或林缘。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生药】:
鉴别
性状 母根呈不规则圆锥形,略弯曲,形如乌鸦头,长2~7cm,直径0.6~1.8cm。
顶端常有残茎或茎痕;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有时具突起的支根;子根附生于其上,表面光滑而形较小。质坚硬,难折断,切面灰白色或暗灰色,粉性,可见多角形的形成层环纹。气微,味辛辣麻舌。
显微 子根(直径1.5cm)的横切面:后生皮层为棕黄色的栓化细胞,皮层中有石细胞,单个散在或2~5个成群,类长方形或长圆形。
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常呈不规则多角形或类圆形。
木质部束中的导管1~4列或数个相聚,位于形成层内侧。母根的形成层外侧有韧皮纤维群。髓部较大,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图见《中药志》.第1册.第2版.图92) 粉末:灰棕色,气微,味辛辣。 ①淀粉粒 极多。单粒类圆形,直径2~23μm,有的脐点隐约可见,呈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星状或短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约由2~16分粒组成。
②石细胞 较多,无色,与后生皮层细胞连结成的显棕色。呈类长方形、类圆形、梭形、长条形或长三角形,一般形大,直径20~133(~234)μm,长至465μm.壁厚薄不一,(3~18)μm,纹孔细小,圆点状、短缝状或略呈人字形,有的胞腔内含棕色物或淀粒。
③后生皮层细胞 棕色或深棕色,完整者呈类方形或长多角形,直径25~133μm,壁微弯曲,不均匀增厚,有的呈瘤状突入细胞腔。 ④导管 主为网纹和具缘纹孔导管,另有螺纹导管,直径17~54μm。
(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46页)。【化学】:
主要含中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及北草乌碱(Beiwutine)。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3
【药性】:
性味 辛、苦,热。
有大毒。
功效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主治 风寒湿痹,肢体关节冷痛,麻木瘫痪,心腹冷痛,痈疽疥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g。
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