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龙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810页(1354字)

【名称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概况】:

异名 榜间噶尔布(藏名)。

基源 为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的带根全草。

原植物 高山龙胆Gentiana algida Pall.[Gentiarodes algida(Pall.)A.et D.Love〕,又名苦龙胆(《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8~20cm。根状茎短缩,直立或斜伸,具多数须根。

枝2~4个丛生,其中有1~3个营养枝和1个花枝;花枝直立,黄绿色,近圆形,中空,光滑。叶大部分基生,常对折,线状椭圆形和线披针形,长2~5.5cm,宽0.3~0.5cm,先端钝,基部渐狭;茎生叶1~3对.叶片狭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8~2.8cm,宽0.4~0.8cm,两端钝。

花常1~3朵,稀至5朵,顶生;无花梗或具短花梗;花萼钟形或倒锥形,长2~2.2cm,萼齿不整齐,线状披针形或狭短圆形,长5~8mm,先端钝,花冠黄白色,具多数深蓝色斑点,尤以冠檐部为多,简状钟形或漏斗形,长4~5cm,裂片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5~6mm,先端钝,全缘;雄蕊着生于冠筒中下部,花丝线状钻形,长13~16mm,花药狭短圆形,长2.5~3.2mm;子房线状披针形,长13~15mm,两端渐狭,花柱细,连柱头长4~6mm,柱头2裂。蒴果内藏或外露,椭圆状披针形,长2~3cm,先端急尖,基部钝;种子黄褐色,有光泽,宽短圆形或近圆形,长1.4~1.6mm,表面具海绵状网隙。

花果期7~9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390页.图4734)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200~5300m的高山冻原、山坡草地、河滩草地、灌丛中。分布于吉林、新疆、西藏。。

【生药】:

采集 7~9月采收。

除去杂质,阴干。

贮藏 置干燥处。

。【化学】:

根含龙胆宁碱。地上部分含异东方蓼黄素(Isoonentin)。

参考文献 新化本草纲要.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89

【药性】:

性味 苦,寒。

《西藏常用中草药》:“苦,寒。”

功效 清肝胆,除湿热,止咳,健胃。

主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赤,咽痛,肺热咳嗽,胃炎,尿痛,阴痒,阴囊湿疹。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泻肝胆实火,清湿热,镇咳,健胃。治感冒发热,目赤咽痛,脑膜炎,肺炎咳嗽,胃炎,尿痛,阴痒,阴囊湿疹等症。”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清肝胆,除湿热,健胃。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赤,咽痛,肺热咳嗽,胃炎。” ③《中药志》:“作龙胆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分享到: